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享受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人们也深刻的感受到它的弊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受最深刻的是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问题和网暴现象的可怕。网络本身有什么错吗?当然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网络的人。
童喜喜老师说我们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技术的第三代。第一代是大计算机、大电脑时代;第二代是手机智能时代;第三代是元宇宙现实和虚拟交叉的时代。因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该具备什么样的网络核心素养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网络信息核心素养可以简称为信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
1、网络德商。这是第一位的,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道德约束,但是在网络中却容易放纵,不然的话网暴现象怎么那么可怕呢?造成雪灾的是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的。
首先,当我们有消极情绪时,是否一定要发在网络上呢?显然不是,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那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烦恼或者麻烦,并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网络树洞,隐秘隐藏地发泄出来,这样既发泄了情绪,也不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后续的困扰。
其次是积极表达美好。这是我们网络德商中很重要的一点。美好的事情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美好的、有价值的事情值得我们分享、推广。这就像一条条小河流,倘若每个人分享的都是积极美好,那么汇入海洋的一定是最美好的,这其中最受益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最后,是谨慎表达反对。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事情发展的全貌就妄下结论,可能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就能给别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2、网络情商。网络不是自由之地,之间的交往依然需要尊重平等。注意网络基本礼仪,如一般的熟人之间不发语音(不认识字的除外),简单的文字呈现比语音更容易接收信息。听语音有时候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所。又如找别人有事的时候,尽量别发你好,在吗?简单问候后直接说明白自己什么事,给别人回答你问题的预备时间,而不是让他处于被动地位,带着疑问回答你后,再进行询问。同时网络也需要深度交往,而不是利用浅层次的信任去打扰别人。如发广告,拼单砍价等。
3、网络智商。网络游戏为什么会让部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会让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也沉沦其中?因为大数据知道你喜欢什么,算法了解你的需求,所以会迎合你,给你推荐你所有喜欢的东西。但是结果你可能发现,除了获得虚无感,好像没有实际的成长。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网络智商。
设计自己的知识体系,专项查漏补缺。各种专业发展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
自我IP建设,展示自我优点。给别人带来美好的传承。比如李子柒就是如此。
不断寻找资源,学习提升自我。网络大数据库是个庞大的资源,沉浸式学习是个巨大磁场,能够帮我们寻找到许多宝贵资源。
关注不同观点,打破信息茧房。我们的本能是趋向关注和自己一样的观点,但是不同的观点才能让我们走出自我局限,找到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4、网络美商。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呈现美、追求美。这个美,我能愿意理解为有价值的美,而不是肤浅的低俗美。
5、网络财商。首先我们就是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信息,别让自己上当受骗。毕竟现在电信诈骗如此猖狂,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反电信诈骗知识。其次,参与正常的网络活动,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财富和能力的转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小财富和大能力是没有办法相比的。最后,就是积极扩大认知边界,提升自己思维,当认知的边界不断扩大,对财富也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毕竟很多时候,越想挣钱越挣不到钱,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思维边界受到限制。
6、网络逆商。具有一定的网络逆商,可以回避很多风险,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从小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很重要。比如可以利用戏剧角色扮演、深度话题辩论来不断的深度讨论网暴现场的事情,毕竟网络信息如此发达,谁也不知道孩子会在网络上遭遇什么。那问题走在前边,利用这些方式是很好的培养网络逆商的方式,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面对网络世界的不确定性。
如果,我们从以上六个方面不断培养自己的信商,培养孩子的信商,那么能够避免或者解决绝大部分来自网络生活的烦恼和压力。
后记:以上内容来源于童喜喜老师的《家庭教育十二讲讲座》内容。我感觉很受益,让我对网络信息核心素养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童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两个培养孩子阅读的小技巧。
把孩子的阅读和爱好结合在一起。如孩子喜欢网络游戏,可以给他买游戏攻略的书,走进自由阅读区,更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
拍短视频进行反馈。孩子喜欢刷短视频,可以让他拍短视频。尽量引导他们展示积极的一面,这是让孩子从一个享受欣赏者变成一个创新者、探索者,进一步养成新的学习思维方式。
额外收获:
童喜喜不仅是优秀的童书作家,还是家庭教育专家。
朱永新《我的阅读观》、童喜喜《家教演讲录》以及《影之翼》等儿童青少年系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