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提高,在这个迅速更迭的时代里,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每个人也必须从存量思维转化为增量思维,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学历,进入工作状态就不需要学习了。然而很多人有学习之心,却始终不得法,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学习,也不知道学习真正地价值是什么?学习不是知识的积累,但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学习是为了在有知识的积累之上找到每一个领域的思维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力。人和人的差距在于有思考力以及执行力,一方面注重思维,一方面注重执行,才能在竞争中存有一席之地。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实现有效的学习,使知识与经验成为改造我们大脑的养料呢?美国智库成员乌尔里希 伯泽尔(Ulrich Boser)根据学习的整个环节道出了有实验依据的学习策略,且可操作性强,他把这些写成了一本书《有效学习》。今天就是关于这本书的一些读书心得与收获的分享。这本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会让你对学习有了新的理解。但是这本书,可能是作者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所有自己知道的了解的东西分享给读者,所以内容有一些繁杂,每一章节的内容主题相关性会比较弱,但这不妨碍我们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如果大家看了今天的介绍去看这本书,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清楚整本书的内容,当然这也是值得大家反复运用的一本书。
这本书从学习准备到学习升华各个方面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章“学以致用”,主要就是分享学习准备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最终来源,动机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比如学习外语是为了能够为一个外语导游,可以到处旅游,又比如学习会计知识是为了能够看懂一个公司的财报等等,这些动机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这些动机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人类所需的价值感,所以也可以说价值感是我们学习的终极动力,价值感和意义是人类创造的本能。生活中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发现事物的意义所在,比如学习统计学,让我们更相信概率而不是运气,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当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我们的思维,学习时改造思维的活动,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用多种的方式来学习,越是
第二章“循序渐进”,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整个过程需我们树立目标,有计划有技巧地开展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情绪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学习活动需要聚焦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地计划,人脑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有的也成为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我们的短时记忆有限,我们需要把短时记忆转化长时记忆就需要一个计划,逐渐地把内容内化为长时记忆,只有通过反复记忆才有可能把短时记忆变化成为长时记忆,记忆周期大家可以参考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记忆过程中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已知知识作为铺垫,就知识会与新知识建立新的连接,辅助新知识的记忆。在设立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学习的难度,要略高于已有学习水平,学习活动要找到最佳机会窗口--即略超出已学内容。有效学习需要具备基本技巧和专业技能,要学会把所学知识能够关联起来,这样能够产生高效学习的效果,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科内容的关联性上,而非独立的事物,练习的时候,可以把内容写下来(写有利于对思维的整理和内容的理解)。练就卓越的专业技能需养成专业的思维技巧(即学科思维)。学习的过程中,元认知是关键,元认知即关于思考的思考,一些思想实验就是关于思考的思考。学习过程中,处了学习技巧的掌握之外,还需要学会处理情绪,情绪体验对思维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感性思考就没有理性思考,情绪启动理性思考,所以失去感性体验的人,无法理性思考。自我效能是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这需要学习者把一个大目标设定为每一个小目标,并鼓励自己实现每一个小目标以实现最后的大目标。一切的技巧,都是辅助学习更加有效,而学习活动的核心是刻苦努力,老师以及家长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也可以刻意制造一些困难,而不要直接给出答案。社会家人的支持,会让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
第三章“精益求精”,学习的过程需要积极反馈才能做到监控,学习需要付出努力且不断试错,需要善于调整学习时机,做好情绪管理,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精通专业技能上。掌握专业技能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单纯反复复习时一种无效学习,利用知识网络学习新知识的知识效应很重要,每次复盘自己的学习,积极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日记来复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学习的过程必须付出努力,要跳出自己的学习舒适区,应挑战略有难度的学习,且需要多加练习提取训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学会正视自己所犯错误,因为它是学习的契机,错误会促使我们深层理解所学内容,做好情绪管理师避免犯错的有效方法,学习者需要改进自己的思维,关注点要落在技能进步上,而不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等等这样的天生素质论上。
第四章“格物致知”,要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要时常思考新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并始终保持创造性,保证知识的精进。学习的过程是知识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的过程,专业知识在应用得到深化,知识拓展深化的方式有如自我解释,即兴表演,要学会多问为什么,推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推理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知用合一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掌握知识,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可以模仿,可以表演。创造性也有助于推动知识的精进,然而不确定性是创新的源泉(当然人是喜欢确定性的)。教授也是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应用,回复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第五章“融会贯通”,寻找知识的内在逻辑,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知识的深层次体系帮助我们实现学习的终极目的。系统化思维促进知识体系深层理解,要注意各个学科专业的思维模型的提炼与培养。假设的思维方式强化理解的深度,可以利用假扮游戏来进行深度思考。实验可以理解知识的底层逻辑。类比也是学习的一个号方法,用类比学习新知识,类比是推理的动力。解决问题是学习方法的积极运用,在知识的互相关联中发现问题的本质。
第六章“温故知新”,学习时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需要回顾和反思,这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它是推动知识更新迭代的终极法则。要时常对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过度自信会阻碍有效学习,谦虚使人进步,不能患上胜利病。跟踪学习情况,可以提高专业水平,可以通过监督和自测可以跟踪学习情况。间隔时间学习法,制作大落自测卡片有利于知识的回顾。深入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用心思考可以帮助深入思考的一些方法。慢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慢下来,关注自己的思考。
看过的同学会发现整本书会比较杂,可能是作者想要把所有的东西都传授给读者,但也有一定的逻辑,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确实会对学习有一些启发,推荐大家卡看看原书,观点会有论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