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想到这篇文章主题时,有点窃喜,就这个题目而言我是喜欢的。估计也是最近追“奇葩说”的结果,这档节目的每一期总会让我学到点什么。他会让我哭到抽泣,也会让我笑到颤抖,对我而言就是一档“语言犀利,但有生命热度”的综艺。大千世界,奇葩数朵,朵朵不同,存同求异,乐观包容是我对奇葩们的看法,也是我对目前生活的定义。
相比较近年用“老阿姨”来形容步入中年后的女性,“中年妇女”这个称呼显然变得友好多了。那天跟女同事讨论关于“人老先老哪儿?”的问题,她说是耳朵,我说是腿,加入这个话题的另一个女同事说是脸……到底是哪儿,各有答案,但总有一个器官或者瞬间会提醒你:年龄的增长到了让你不想再过生日的时候,先老的怕是心吧?
那天,突然想起旅行时坐在路边台阶上看稀稀落落的路人从身边走过,一张张面孔鲜活得就像在眼前:卖瓜果的小贩、满头卷毛儿疯跑的孩子、从流动警务室走出来要下班的警察……高原的落日余晖美得不像话,这样突如其来的美好回忆,正是旅行赋予我的意义。出去走走,去远方、去隔壁、去高原、去不熟悉的市井中间,一直是我这几年的向往。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正是我认同的 “旅行”的意义。生活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灵魂背后都有一地鸡毛。中年妇女最喜欢把灵魂藏起来,热情和爱好最好也藏起来,或者热情和爱好并不是自己给的。至于躯壳最好也不要再美下去、不要再精致、不要再有紧致的身材,心中不要对生活的有更高的要求……你最常听到的话怕是:把家和孩子照顾好,其他的不重要,你还想干啥?听到这儿时,我刹那间都认同了,是啊,我还想干啥?中年妇女了,就不要再想可不可以换一份自己更喜欢的工作,更不要奢望自己过更惬意向往的生活,为什么?中年妇女不配。 真的不配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全社会都在说女性自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时,我真感到那份自信“水”得很。因为水,所以自己想做的事情总是左顾右盼,总是在找理由,如果再是个妈妈,那借口就更圆满了。但当你入职的时候、评优的时候、评职的时候,没有一个项目要求会因为你是女性,更不会因为你是中年妇女而降低要求的。所以,负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中年妇女们,为什么不打心眼里自信起来。那些所谓的借口和负累反过来想,不正是你的勋章,他们完全可以成为你个人的锦上添花。 男人们可以说:归来还是少年 !女人们却没有勇气说:归来还是少女!拥有一颗少女心似乎都是中年妇女们矫情的佐证,而男人可以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全社会都可以包容甚至赞赏。为什么?我没有答案,你有吗?如果必须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来自于男性DNA里的自信,就如那个被说烂的段子:男人们很专一,至死都爱18岁的少女。他们系统默认:只有年轻貌美的女性配得上他们的爱。这种自信,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呢? 活了几十年终于明白:一半人间烟火茶米油盐,一半春暖花开星辰大海,这才会是有趣的人生吧。奋斗和努力真的不会停止,只是在人生的某各阶段会适时的调整。无论哪个阶段,姿势都要好看,否则赢了也是输了。前路漫漫,人人都有苦衷,各个都藏善终。也许我们奋斗一辈子,始终还只是个小人物,但不会妨碍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活下去。别败给生活,别败给“别人说”。
愿你我:兜里有钱,手里有书,桌上有花,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