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人骗了,老妈会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可长点心吧。追问怎么长点心,当头崩个脑瓜子,就是让你多动脑子。
长大后,这个教育别人多动脑子的人,经常给我发来一些《最易得癌的留个习惯,再不看就晚了》《常吃这种肉的人会得癌》养生文章,逼着我生茄子,煮绿豆汤时不煮熟。很明显,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我妈被这些所谓权威给愚弄了。
如此看来,保持警醒,努力思考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式的安慰,是时候学习一套方法来应用于真正的独立思考、理性决策。《走出思维的误区》总结了10大批判性问题来训练你面对纷杂的讯息运用正确的提问直击真相。
这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快一个月,尝试着把他运用到生活中,感觉受益良多。总结如下:
一、正确的提问
运用淘金式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提问要先考虑谁关心,避免提出无足轻重的问题。举例,这书评的总结是否涵括了所有知识点,就有意义;如果关心我这书评够不够八百字就是无意义的。
运用强批判性思维对一切主张提出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在这一筛选过程我们可能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但如果论据足够充分,这也是在巩固自己的主张。
二、培养适时提出和回答这些批判性问题的能力
提出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单刀直入的辨认出对方的结论与论题至关重要。
论题可以简化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常见于文章的开头,甚至在标题中。问题并非只有一种正确的表述方式。
找到论题后,通过“结果、这说明、因此”等提示词找出结论,例子、统计数据、背景资料等都不是结论,结论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本书除了用举例来让你明确这些概念,还有相应的习题来巩固训练。
每个论证中,都有被作者视为理所当然的、未言明的观点,影响到我们确定结论的,可能具有欺骗性的,我们称其为假设(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而他们通常不会把它们表述出来,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这些观点。假设是推理结构中的隐含联系,是把整个推理结构连成一体的黏合剂。若是不能把握这些联系,就无法真正理解论证。
上述提问可以让你清晰的了解传播者的推理结构,但是推理过程中也会耍把戏,文中总结了14种推理谬误,你知道了这些耍把戏的手段,就不容易再被误导。
证据也不完全可靠,评价证据的线索:直觉、经验、证言、权威、观察、研究、案例、类比。
统计数据常具有欺骗性,因为往往不会披露样本的广泛性和随机性。
研究的条件是否因包含了人为因素而被歪曲,是否有歪曲的动机,既得利益或固有偏见?
研究者使用的调查、问卷、分级或其他测量方法是否存在偏见或曲解?
这本书让我觉得思考不一定是天赋,是可以养成的一种习惯。如果家庭教育没有提供这种环境,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方法来锻炼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钻牛角尖,或者与人抬杠,而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不让自己像墙头草一样容易被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