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乡土中国 [费孝通]
这本书是以14篇小文的形式合在一起的,但前后篇的内容有逻辑连接。全书由一根线把十多颗珍珠串连起来,这根线就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它包含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制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些思考。
我不打算整篇分析归纳,只想就一些感受深刻的几点谈谈感想。
我自己提出Q(其实是对原文的演绎),末尾用费老的话作为A,求得验证。
一、接近年关,很多人都要回“乡下的家”。可能四世同堂,可能小家团圆,但是回家的感受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熟悉、温暖、自在。大多数人回老家都会获得一种内心的自由。纵然不少人回到当初的乡村会充满包袱感,诸如:要夸耀展示自己如何在城市站稳脚跟,如何接近更文明的生活,以满足家乡亲人们的期待等,但是,当跨进那道门槛、听见最亲切的乡音与各种熟悉的劳作声,更多的是一种安慰,一种内心释放的自由,仿佛保持这种心态就意味着健康,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心态多一分,自己会多活几年。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自由?这种自由感觉和我们在熟悉的乡村里要遵守的规则,有着怎样的联系?有人觉得,这些规矩遵守起来像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一般,为什么?
援引费老的话,“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熟悉社会里的)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谁也不会否认,中国是个熟人社会,用社会学里的话说是“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熟悉社会里,经过陶炼和检验的习俗终将成为规矩,这些规矩遵守起来就像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一般,坦然、舒适、笃定。
二、当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地步时,便带出了一种非常可靠的力量。即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古代中国富庶、高度文明的时期,一个见面张口不会以“吃了吗”作为嘘寒问暖的开始的时期,诚实守信并不是社会所提倡的(即最为缺乏的),而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是太熟悉守信的惯性使然。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三、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文化的评价中,人们通常都会提到中国人注重实用、讲求实效,中国文化注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乡土社会(流动、变化极其缓慢),从熟悉的环境而得认知与经验、不追求万有真理。费先生指出,“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四、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而西方追求法的精神。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中国人更熟悉、更倾向选择摸熟他人性格、与人为便、求得心安,而西方更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比起他人看法和态度,他们更在意自己态度和表达。这一切可以从乡土社会的特征中寻到答案。书中以“孝是什么”为例,“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p7)。侍奉父母,承欢膝下。00后之前,儿女们确实都寻求着熟悉父母、承欢父母之道,自己的态度和表达可以居于次要地位。我见到更多的00后和爸爸称兄道弟、和妈妈姐妹般的相处,逐步向平等、朋友的关系靠近。
五、“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含义。
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审视的。“无法应对”这句话浅浅地道出一种悲凉。一边是“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一边是“乡土社会”,一端是现代社会生存法则,一端是太熟悉的习俗。前进和革新是一是个必然,保留经典和传统也是明智的选择。何去何从,必须清醒。
六、“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社群中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文字、声音(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语言)、表情、动作等。相互的关系:在面对面的情境中,表情、动作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使用语言时,需要其他象征原料的密切配合。
七、“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这是费老给出的一句中肯的建议,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是一个需要文字和语言的环境,也就是是现代化。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同时注重一乡一村实际的发展,为语言文字的使用创设实际环境,将把现代化带入乡村与把文字带入乡村两者并举。商业与教育结合到最佳,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八、“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这些经验包括一年四季劳作的经验,与邻居本家相往来的经验,养育儿女的经验,婚嫁丧葬的经验…联想起姐姐订婚时,妈妈开始一通地问奶奶、大姨关于订婚的风俗,按照礼节,不敢遗漏。这些知识,总有长辈知道。另外关于“偏方”,我现在有了新的认识:悬壶济世的野医或叫“半仙儿”,不都是坑蒙拐骗;他们手里的偏方实质上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或许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前就存在的药方,尤其在外科上。
九、“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对于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的形象描述。
十、“我为了要把结构不同的两类’社群’分别出来,所以把团体一词加以较狭的意义,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用以和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相区别;后者称之作’社会圈子’‘。
差序格局中形成的社群称之为“社会圈子”,突然想到腾讯开发的微信应用里发表状态的“朋友圈”就是对中国基层文化的一种挖掘和放大,难怪深受中国人喜爱,拥有着如此广泛的用户基础。如果说前一段新闻里法国小哥召唤马化腾到法国开发市场是对微信强大功能的认可,那么依靠着蕴含中国哲学和中国思维的产品输出中国文化则是一条看起来充满希望的道路。
11、“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这一点,使得西洋人在感情上愿意在表面上流露;与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在两性上的,矜持和保留意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这也解释了传统的中国婚姻长久、稳固的现象,因为两人不止共同承担生育事务,更有说不清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相互关联。现在中国一线城市离婚率也逐年攀升,其背景是男女经济独立、也拥有各自的圈子或小团体。
12、“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
在改革开放后环境突变的社会下,礼治无法再维持秩序,因为传统的效力正在失效,无法解决新环境下的问题。我们需要反传统、需要革新。
13、“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洞见!
14、“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文化与政治的区别。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对于每个要合于这一文化方式的社会中时,就意味着非常多的教化。
15、“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
现在却大不相同。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正离开乡土社会很远。现在的很多孩子经历了太多长辈没有经历、接触了太多长辈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教化权利还有多大的力量?
16、“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