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在不同年龄段用不同的酒来比喻的话,中年人其实是最够味儿的烈酒。他们有着年轻人没有的耐性,和年轻人拥有的血性;也具有老年人没有了的勇气,和老年人拥有的睿智。
中年人应该是活的最明白的那一类人,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般豁达。
有的人没有活明白却以为自己可以洞察一切。对事对人都透露着或冷淡或热情,也就是对本应亲近的人冷淡,对外人热情。这代表着她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外人是自己的关系网,要用心维护;家人是自己的亲人,无论如何都会得到谅解。
其实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一种,可有的人就是会用几十年的时间把自己变成那个虚伪的,油腻的,不知亲疏远近的“中年人”!还会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我在维护我的社会关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世其实是活给人看的,并不注重自身的体验与修行。他们会在参加婚礼的前一天匆匆的去买衣服;一边给儿女还着债一边对亲戚说出息了,开公司了;能给别人家的孩子次次带零食,自己的孙子却连见面的次数都能数过来……
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但一定是不正常的。试问,连自己的孩子都漠不关心的人能真心对待别人?不会累吗?在外人面前的无时不刻的表演热情,然后在家人面前冷漠无情;
说到底终究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伪。
本性凉薄虚伪的人也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这样的人时时都透露着一种不耐烦,孩子生病了,送去输液。再生病,再送去输液。从来不会多了解一些,为什么会频繁生病;不会多观察孩子,多问,多找方法改善,反正有医生在,送去就好了;自己的孩子也没有用心,用耐心对待过。
孩子不好好吃饭也不用着急,他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是一盒一盒的雪糕,一天三顿的方便面,只要他吃总好过不吃啊。生病了,再送去输液。
那个年代的中年人带孩子几乎不费什么力,更不用怎么费心。一切都在无知中进行。然后孩子长大了,“这个孩子几乎是输液长大的,可不容易了!”我相信她们也曾煎熬过,但也仅仅是煎熬,没有实质性的付出。
他们的孩子没有榜样,没有。
“你要怎么怎么样,要做个怎么怎么样的人……,”那些孩子听着这样的话长大,却如同噪音。他们宣扬,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教,而他们是怎样身教的?虚荣心,自私,冷漠,阿谀奉承,说一套做一套,这些身教都传给了孩子,多年以后,这些经验让他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是对外热情,对内冷漠,油腻的对待每一种关系,还自以为是的窃喜,以为自己深谙人际之道:投机取巧。
生活方面他们仍然以为孩子提供了什么物质保障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他们为孩子结婚买了房子,买了车,或又投资了什么,成为老友聚会的谈资。目光短浅的人大都如此,他们不太懂,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年轻时没有耗费心力去培养他“是他自己放弃了,难道我供不起他?”他的放弃难道不是你的放弃吗?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解决不了了事,只是你没有咬牙坚持,你咬牙放弃了!
我想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这一辈子的成功,就只是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其它都是云烟。
一但错过了那个时间,都是徒劳。有的人的确会用年轻时的不耐烦换取一辈子的遗憾!而她们还在用牺牲掉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时间和心血所换来的一点利益相互攀比着,以慰自己的余生!
当然,不一定用心培育的孩子就一定是大众认可的成功,也许他任然一事无成,任然需要你的物质去装点。可实质变了,被用心对待过的人一定好过被敷衍对待的人。他对待生活积极热情,对家人温暖,待人和善;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懒惰怠慢;他也懂人际,但不势利,不卑不亢,他可以把人做圆,又做方。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优秀的人吗?
修饰人性,好过修饰人,你用物质把他修饰的再光鲜亮丽,也只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而人性的光辉却能照耀整个家族的延续,他的基因会是后代人的骄傲!
这一代中年人,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忙忙碌碌都做了什么?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到是有一堆余毒用来残害后面的人。
还好,有的人觉醒了,感觉到了不适,他会觉得自己不能再把这些糟粕传承给下一代。并且自己的人生才开始,不能顺着习惯过一生,然后在自己中年的时候把自己修成又一个油腻,虚荣,拖泥带水的人。但习惯终究是习惯,有的已深入骨髓,自己也无从觉察,那些都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毒素。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
无法摆脱的还有那些被无情批判的中年人,他们也是身中原生家庭的病毒而不自知。并且他们会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他们常常会以年龄作为判断智慧程度的标准:年轻人都是不懂的,老人都是明智的!殊不知他们自己就是那群没有活明白的人。因为明白人是不会以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做判断的。而这些本没有活明白的人时时带着一种不屑,他们懒得说的话是:“切,你懂什么!”
他们不明白,他们就不会终止!
也许有人会有质疑,这跟人的性格有关,有的人生性凉薄寡恩。而我觉得不是。有的人天生对人冷淡,那是对所有人。没有人是天生对外人热情,对家人冷漠的!这样的人归结起来是无情。对外人热情是表演,对家人冷漠是不爱。试想,一个人连至亲都不爱,能爱别人?那些总在朋友圈晒公益,献爱心,做义工之类的人,你若了解她,她为家人独立做过一顿饭吗?她照顾过家人吗?跑去照顾别人,朋友圈里活色生香的生活和事业不都是表演的剧照吗?年轻人不都是这样吗?虚荣。但是不再年轻了,依旧摆脱不了虚荣呢?
生活总有一天会落到实处,再努力打造的泛着金光的剧照也有被撕开的一天,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裂缝会越来越大,内里是不堪的无心装扮的生活真面目。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无心装扮,因为那需要忍耐,辛苦,心血,热情,坚持,以及所有难熬的品质!
怎样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人生,全凭自己。有的人用心,不吝啬热情,对人对事都是,慢慢的把自己修成了受人尊敬的智者,慈眉善目的长辈;而有的人烦躁不安,蹉跎岁月,应付生活,修饰表相,到头来一无所得:没有优秀的孩子,没有受人尊重的理由,有的只是越来越远的关系,表面维系,彼此生疏。
有的中年人愣是把自己置于这样惨不忍睹的境地。还没有老去,却时时处处以一种苍老的姿态面对,已经准备安享晚年了。而又不服老,参加宴会的时候不忘夸张自己,抬高自己。反正对方也不会去做调查。
还有对待下一代的态度:他们选择的都是自己当初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态度!
那个敷衍冷漠的父母选择了继续冷漠;热情用心的父母选择的继续用心。这两种都是对的。因为下一代终归是与他们毫不相关的事。他们提供帮助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孩子进而爱屋及乌,继续爱自己的孙子!而他们没有提供帮助也是情理之中,他们更爱自己。
朋友家的奶奶总是会对她说:“孩子跟我不亲,不让抱”,朋友想对她说,你一年见她一面她能和你亲近吗?孩子是最有心的动物,你和她靠近,她躲开,再靠近,一次两次他就记住了你的气味,就亲近了。而有的人生怕被这样的小动物缠身,怕甩不开手,吓得躲远;有的人却并不在乎,她们宁愿远远的睡大觉也不愿和下一代建立亲近关系,即使他们流淌的是来自他们相同DNA的血液。他们根本不在乎亲近与否,他们会说:“什么时候也是我家的后代,这改变不了!”就是这句改变不了让他们肆无忌惮,他们以为任何时候回头,爱都会在他身后等待延续。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做了冷血动物。
丁丁的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接送,这些人都选择帮助那个处于最困难时期的年轻人:刚起步的事业和正在成长的小孩撞车了,他们需要人手,而多于钱财!世界终究应该让年轻人去闯,不是吗?这些人把那份爱延续,继续帮着带自己的孙子,兼顾着子女的生活。我觉得他们的一辈子没有浪费,因为孩子始终是重要于其它的。那个宣扬孩子还是年轻人来带,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人:我们还没有完全奔小康,我们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我们也想精神物质并驾齐驱,可我们还做不到!
大多数的年轻人都需要帮助。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个叫真真的小朋友是丁丁羡慕的对象。他的爸爸妈妈忙碌,爷爷奶奶带着他去旅游,他们发到群里的照片让丁丁羡慕不已,天安门广场的,海边的,那时候他还没有见过大海,也不知道天安门。过端午节园里的活动中真真的爷爷蒸了凉糕,上面点缀着水果,他们所在的一组成为最有创意的,最用心的一组。这样的爷爷谁不羡慕呢?我小的时候就没有过爷爷的疼爱,记忆中爷爷都没对我有过笑脸,我的孩子比我强,他们至少是被爷爷奶奶抱过的。冉冉的妈妈说:“得有那样的命才能遇到那样的爷爷奶奶。”我深为赞同。
假若爷爷奶奶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们有自己的规划,或者不在一个城市,又或者太老了,就另当别论。我所说的不是帮助年轻人带孩子就是好的,不帮带就是不好。我是说,爱有千万种姿态,一个问询的电话:孩子最近吃饭好吗?有没有生病?长高了没?也总能有时间见一面,带着去一趟公园,买一次他爱吃的冰激凌;或者跟他聊聊天,问问他在幼儿园有没有交到朋友。这些都是爱。你在睡觉的时间,聊微信的时间,大把大把的浪费掉却没有做过一件!
无非是那个没有爷爷奶奶疼爱的孩子会少这样一段温暖的锦上添花的记忆,也不会再有别的。
孩子终归会长大,孩子的记忆里有谁谁就是幸运的,人的一生到最后不就是剩下一些记忆吗?你在别人的记忆中,你就存在的长久一些,他把记忆传承下去,你就在后代的记忆中一直活着。
而那些依然以自私的姿态成就自己的中年人们,没有爱过别人,或者没有心甘情愿不留余地的爱过别人,也换不来别人纯粹的爱。这一辈子得到过什么,失去了什么,只有自己知晓。非要用一种自我麻痹的思维对自己说:“我已经做的很好了,孩子们都以交代了。”那就对了,已经交代了,还要怎样,你这一辈子所做的也就是交代别人,交代自己。这其中无不透着漫无目的的敷衍,敷衍自己,敷衍生活,敷衍孩子,敷衍记忆。
那些也在创造生活的中年人,并没有因此冷漠于家人,他们明白自己终究还是在为孩子创造,他们始终爱孩子多过爱自己。他们还是会用所有的闲暇时间看望亲人,嘘寒问暖,再怎么也做不到不闻不问。人与人,亲人与亲人都不是因为相互惦念而亲近吗?人类也是这样延续的。
人到中年别用自己的那套自以为是的理论与世界对抗,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时间会检验是非。是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人人喜欢,子孙绕膝;还是坚持自己的行为,哪怕明知是错的也会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那个仁义之人从来都是慈眉善目的。
没有把自己修成智臻老者,中年就已经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