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快乐来源于两件事——不安与不甘
前天晚上,挺久没见的朋友约在老地方,喝酒撸串。
两瓶啤酒下肚,沉默一整晚的峰哥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那个,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回老家去了。”
语气云淡风轻,听不出来什么情绪。就像是来这座城市旅个游,如今准备回家了一样。
这是峰哥在这座城市待的第六个年头,这个地方是他刚来时发现的“美食街”。哪一个小摊上都曾有他的身影,谈着恋爱,谈着理想,眼神闪亮,在老城区陈旧的夜里发着光。
六年过去,这里越发陈旧了,恋爱没了,理想也淡了,只剩房价还在一刻不停地涨着。
“回家,做什么呢?”我问他。
“找工作,娶妻,生子,生活在哪里不都一个样?”他的眼神定在远处某一座灯火阑珊的住宅区,“只要不会越过越穷就好了。”
这四个字一下子让我没了底气,不知道怎么回应。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尴尬地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穷了——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向上的期待却越来越稀薄。
连刚刚毕业的小师妹,也把“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偷偷写在微信签名上了。
大家,怕是都觉得越来越穷了吧。
我第一次觉得越来越穷,是在刚出来工作,拿着3000出头工资的时候。
原本在爸妈眼里,作为一个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一线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足以让他们在亲戚邻居面前骄傲得不行了。
按照他们的人生经历,很快我就可以在大城市扎根安家,养活自己,省省钱还可以养活家里人了。
没想到连着两年过年回家,我都拿不出多少钱来,给长辈晚辈包红包、补贴家用。
爸妈的失望和不解,溢于言表。
“你说现在的大学生这么不值钱吗?是你不够努力吧!我像你这个年纪,没读什么书不是照样给家用、买房子?”
张了张嘴,我还是放弃了。什么压力大、什么手头紧,这样的话就连毕业前的自己都不能相信。
跟没读什么书的父母相比,自己明明一直很努力,却似乎越来越穷了。
更别去想什么买房、结婚、生子,父母这辈子最平常不过的生活,竟然成为我人生中的“三座大山”。
没想到,收入变得越来越高之后,这种“越来越穷”的感觉依旧挥之不去。
说实话,咬咬牙辞职,成了自由职业者之后,收入和机会确实都多了很多。
可是,每次周围人表示羡慕时,我总是莫名的焦虑:“我每天都很担心,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一无所有。”
这种不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花钱,时不时瞅瞅自己的存款,估算抵抗风险的能力;小心翼翼地刷朋友圈,害怕发现身边又有一个同龄人迈入“人生赢家”的行列。
KK前几天,就刚刚遭遇身边一个“人生赢家”的暴击。
他们部门一起负责的项目,遇到一个难搞的甲方。设计和方案都改了好几版,加班的加班,通宵的通宵。忙碌了一个月,对方还是不满意,直接跟他们老板取消了合作。
面对老板的迁怒,大家都有苦难言,只有一个女生气不过索性辞职走人了。
事后KK担心地询问女生的状况,没想到她很不在意:“早就不想做这种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别担心,我刚卖了一套房赚了200多万,够我休息一阵儿了。”
KK跟我苦笑:“我哪有资格担心她呀,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有底气?”
大家明明都这么努力,咬着牙拼上进,可是这份底气似乎遥遥无期。
就像那句话说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奖励努力的人啊。”
这种不甘心,让人不想放弃,可又随时能把人打败。
知乎上,也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当代年轻人是否变得越来越穷?
最高赞的回答这么说:“是人的欲望变大了。”
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在对比和追逐中,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显得我们的经历实力越来越窘迫。
不是爱马仕和香奈儿的包不算包,只能算装东西的袋子;不到300的口红不算口红,涂了会烂嘴巴;不到200平的房子不算房子,装不下未来和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信奉这些,自然觉得自己越来越穷。
在我看来,人活着就有欲望。
越来越穷,与其说是因为欲望,不如说是因为对比。
跟上一辈子对比,竞争越发激烈、生活成本飙高;跟“人生赢家”对比,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家产。
我们所有的不安和不甘心,都无处安放。
索性,就只和自己对比,就好了。
比起左顾右盼,在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中,焦虑万分,不如专注自己的眼前吧。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踏踏实实去做好;自己心怀的理想,就竭尽全力去实现。
无论你是想要功成名就,还是想要安稳平凡,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谁都不用看不起谁。
管他什么“越来越穷”或者“越来越富”,有了自己的Inner Peace,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插图:Laurène Bog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