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投资总共多少年了? 过去的年化收益率多少?是否满意?
本人股票市场投资约11年,11年投资年化收益率20%左右,其中只有2018年出现了17%的回撤,其余年份均为正收益。自己对这个收益十分满意。当然,这其中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边。
Y:持续获11年得20%的收益,很不错的结果。
2、通过努力,你个人认为年化收益多少是合理的? 为什么?
个人认为年化收益10%—15%已经较高。长期来看,股市平均收益应和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相关,通过分析和努力,能将收益长期稳定在10%以上,属于合理范围。过高的年化收益势可遇而不可求,一味追求高收益势必增加所需承受的风险,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更应当追求安全范围内的收益。
Y:我和很多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往往预期收益高的最后投资表现不是太好。这里面反映面对市场的一个弱者的心态,如果预期合理,通常是敬畏市场。在投资中坚持盯住球场而不是计分牌,专注于把每一个球的动作做好说投资的重点。也不要与太聪明的投资者比较,比如巴菲特曾经提到小资金他能够获得50%的年化收益。但不是谁都有巴菲特的投资能力。
因为你承认市场是强者,90%的时间他们可能都是正确的,所以你会明白通过市场的眼睛去看一下企业也是正确的,也懂得耐心的必要性,也懂得当市场出现了5-10%犯错的时候你必须采取行动。由此平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包括资金和对行业,企业和人的理解和机会来临时必须的做的心理准备。
3、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圈是什么?你的能力圈是如何形成的?
(1)具有清晰的边界意识。从小接受很正规的教育,也有一个管教严格的家庭,毕业后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在三十多年成长过程中,该能力被不断训练和强化,形成了自己在股市中独特的优势。
(2)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对新事物保持浓厚兴趣。个人兴趣爱好较为广泛,喜欢探索,对投资、商业等尤其感兴趣,在未工作之前就尝试过多种投资产品,这成为自己最终走上股票投资这条道路,并长久的走下去的源动力。
(3)具备基础的财务分析能力。大学时得到了会计、金融双学位,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虽仅限于特定行业,但还是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原理。
(4)具备一定学习能力。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近两年,越来越重视学习和阅读的作用,尝试阅读不同类型书籍,力争形成多维度思维模式,拓宽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5)具备不盲从和逆向思维能力。多年投资经历,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了绝不盲从,独立判断的逆向思维能力,尝试用不同视角审视和解决解决问题。并成功躲避了类似贵金属暴跌、2015年股市暴跌等危机。
Y:这里你还需要进一步界定出什么是自己的能力范围。比如是消费,科技型企业,制造型企业等等。对于能力边界的严格验证是必须的,这需要在通过一下实践的操作来体现,能力圈内因为正确投资一些企业,或者获得了财富,或者回避了重大风险,这样算是严格的验证。
4、你选择股票的原则与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1)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企业,选择业务相对简单的企业。不但容易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公司财务舞弊等行为。
Y:识别一家企业的水分是很重要的,对管理层人品的高标准。
(2)选择管理层诚信的公司。在公司管理中,人的因素相当重要。管理层诚实经营,对股东保护有利,才可以进行投资。
Y:认同
(3)则选择有巨大的潜力的行业,并在行业内挑选龙头公司。如果能遇到自然竞争形成的寡头企业,则是最优选择。
Y:认同
(4)通过公司产品和服务,选择企业商业模式优秀并可持续的公司。例如产品复购率很高、销售模式可持续、产品被绝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等。
Y:认同
(5)选择现金分红率高的公司。一方面重视复利效应,将时间拉长,具有现金分红和没有现金分红现金分红二者收益差距巨大。另一方面,分红是投资者熊市中有利的防御手段。
Y:认同
(6)财务指标符合条件。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营运情况的说明书和成绩单。长期来看,财务指标必须优秀。
Y:认同
总结:当一个企业符合经营管理层诚信;所处市场环境良好;行业市场巨大;企业能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极度认可;公司注重不断创新;财务没有问题,那么就是它了。
Y:认同,这一系列的标准确定以后,最后是考验投资者的耐心和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
5、你对投资标的的估值有什么要求?主要理由是什么?
(1)对投资标的估值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便宜。当伟大公司基本面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坏而股价被低估时,往往存在巨大的机会。此时购买,可以享受公司成长、价值回归等多重收益。而在实际投资时,被严重低估的时机往往较少,往往出现一般性低估时,自己就会对范围内的标的积极介入。
Y:便宜的不要排在第一位,公司的品质放在第一位。
(2)不同行业的公司被低估的程度千差万别,因此,不过分注重捡烟蒂。公司是否为伟大公司、成长性是否优秀等因素会更加侧重一些。
6、你一般持有多少股票,每只股票有何仓位限制?总体仓位在什么区间?这样配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个人更偏向于集中投资,持有股票偏向于3—5只,实际投资过程中,往往保持在3只左右,个别年份出现过一段时间集中持有过一只股票的情况。总体仓位常年接近满仓,股市整体水平低估时会使用杠杆,但融资部分会严格控制在总仓位的30%。
主要原因:股市中的“分散投资”只是分散了所持有的股票,但仍然仅仅只是股票一种资产。这正如:我们强调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中,但这些篮子全都在一辆车上。并且即便是分散,也不能分散掉所有投资风险。我们80%的投资收益,是由少数20%股票所带来的,因此,集中优势资金投资伟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现实生活中,本人有固定工作,收入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开销,进入股市的钱基本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换成能每年带来增值的资产,更为划算,因此常年满仓,无惧波动。
Y:集中投资的前提是守正,守正就是严格在能力范围内投资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高品质企业。一直保持高标准。
7、你平均持有的一只股票持有一般是多长?何时会提前卖出?卖出的依据是什么?
平均持有年限在3年左右。但不在时间上做硬性规定,因为一切假设都会改变,且它并非是决定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有些认为只能拿几年的公司可能会拿一辈子,而有些在当时看来非常好的公司,也很有可能会出现重大变化。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一旦认准公司,只要公司、市场等不出现重大变化,不会轻易交易,不做波段。遇到以下情况会提前卖出:
(1)公司基本面发生实质性改变
(2)市场整体情绪过热
(3)投资标的严重高估
卖出依据:公司出现诚信问题、经营产品因技术变革、竞争对手抢占等严重失去市场份额、管理层作出非理智重大决策、无法看清公司未来方向、公司严重高估、市场整体情绪失控等。
Y:认同,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选错行业。
8、你认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包括哪些?你是如何控制股票投资的风险的?
(1)系统性风险:例如战争、经济严重下滑等风险。
(2)公司风险:公司极端黑天鹅事事件等。
(3)资金风险:例如:因杠杆比例过高处于非可控状态、家庭突发事件大量用钱等不可控事件。
(4)能力风险:自身能力下降等风险。
应对策略:1.资金及仓位配置是重要的风险防御手段。2.只投资伟大企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降低风险。3.准备好自己的“飞行员”清单,出现不可控事件按计划迅速应对。4.注重资产的大类配置,在更广维度分散风险5.做好资产规划,为自己及家人资金支出留出足够空间。
9、你心目中在投资上真正认可的投资楷模是谁?他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
第一类: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投资方向上的指南针,经典书籍每每阅读都会有新的认知、体会、和收获。
第二类:杨天南等国内投资家。具有极高投资修行,投资已上升到哲学层面,是自身提高修行的榜样。
第三类:段永平、张磊等,以经营的视角对待投资,并具有独到眼光。
Y:认同,投资中的楷模不宜多,多同投资大师们在一起,不仅学习他们投资,也要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真正的投资悟道者,相对来说,有一点孤独,但我们慢慢总会找到一些真正的高品质的投资者为伴。祝 投资收获满满,生活快乐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