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发布了新功能:朋友圈可以仅一个月可见了。
许多人纷纷欢呼:马上改!
三天太短,半年又太长,一个月似乎是个很好的时间点,使别人了解自己的同时,又不会暴露过多个人生活。
遇见过一个朋友,刚加她时,朋友圈是“三天可见”,加完好友后马上改成了所有,以便我去看,第二天又变成了“三天”朋友圈。
那种感觉很温暖,明白自己被人信任,拥有知晓过去的权利。所以后来我也有了给重要的人打开朋友圈的习惯,希望被人更好地了解。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好友里有两三个名字一样,头像又经常换的朋友,不依靠聊天记录或朋友圈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一个月朋友圈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给不熟悉的朋友一部分了解自己的空间。在这个人人都有点“社交恐惧”的时代,缓解一部分因朋友圈而起的焦虑。
“朋友圈”里发的不一定是给朋友看的,就好像“微信好友”里不一定都是朋友。
现代人的社交越来越简单,几秒钟就可以加上好友,几分钟就可以看完对方的朋友圈,但是,维持一段好的社交关系却很难。
不只需要朋友圈点赞,帮忙投票,能够付出感情,坦诚相待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听一个创业大佬做演讲,他说:如何知道自己的社交质量?在朋友圈发一条“我失恋了”,看有多少人能出来陪你喝酒。能陪你喝酒的人占的比例越多,社交质量就越高。
虽然我的朋友圈里有3000多好友,但我想能做到的恐怕不超过3个。
这就是很多人想要关闭朋友圈的原因:朋友太多,但知心的朋友太少,不想展示自己的全部生活,也不希望被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就仅仅打开一个月的朋友圈,让大家都停留在表面朋友上好了,不用期待有人会在孤单的时候陪自己喝酒,这样也无需付出感情,获得不确定的社交结果。
如果说“三天可见”是大家对自己社交的保护,那“一个月可见”更是社交焦虑的体现:既不想给人看,又不敢不给人看,有时还希望别人来看。
也有人表示,无论微信怎样改,自己一直会“三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
这样有一种安全感,不用担心以往幼稚的言行被不熟悉的人发现,也使得别人没法通过简单的翻阅便给自己下定义。
其实我也是朋友圈多变的人。
开心的时候,永久;不开心的时候,三天。
特别不开心的时候,还会对部分好友关闭朋友圈,不想影响到某些人,也不想给自己带来麻烦。
有人说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是自私的。
有人说不发朋友圈才是最高级的生活。
有人说让你看朋友圈的人才爱你。
……
这样的话语太多,也过于片面,难道一个人的价值就是靠朋友圈的多少来评判的吗?说实话,我最好的朋友,连微信都没有加,因为知道她不常用,但我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她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保护我,陪我一起渡过难关。
朋友圈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地方,只要自己开心,怎样安排都好,无需被他人的眼光左右。
而且更真实的事是:
不关心你的人,根本不会看你的朋友圈,无论几天可见。
你会换上“仅一个月可见”的朋友圈吗?你的朋友圈又是几天可见的呢?
希望不管是选择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还是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可以被人尊重。
分享自己的生活是意愿,不分享也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
没有人能被几条朋友圈就简单概括,真正的朋友更加不会因为你的朋友圈而对你下定义。
挑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吧。放下手机,不用管那些没用的消息,专注于享受现实的生活,你会发现,日子一样很美好。即使朋友圈换上一个月可见,该在你身旁的人,从来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