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里写:莎士比亚十分鄙视遇到事情外归因的人。比如信命的人,怨天尤人的人,应该也包括习得性无助的人。毕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也是对外界环境和事情规律的过分依赖和强调。可是,作为习得性无助的亲历者我还是对其心存理解和同情。有些时候外归因虽然不那么励志,但是会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这一点,莎士比亚没有经历所以不懂吧。
以本人为例,说说外归因的思维是如何保护习得性无助者的吧。我们都知道,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是因为长期努力失败造成的无助无力无奈,哪怕环境变了,习得性无助的人也无心再去相信有改变结果的机会,从而懒得新的尝试。
我在工作的十几年间,无论是看透潜规则和一些人、事之前,还是之后,都采取了很多方法想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定位,但结果确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了这个岁数我是相信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但是调整了追求,开始接纳新的方式和节奏以后,就得到了疗愈。外归因嘛,不和环境过不去,势不在此,不使蛮力,倒也挺好。
想想为什么自己会安于现状,接纳当下活在当下?因为多年的打击、屡屡的失望,让我明确知道:很多时候光靠努力或人品是没用的。爱情上也是一样,多年不断的烂桃花扑面而来,怀疑自己就是吸渣体质。然后索性相信,我就是没有那个命,年轻时没有,现在更难有。这么一想,倒也无所谓了。无欲则刚,又有什么不好呢?
诚然,内归因会让人一次次燃起希望和斗志,在挑战和实践中总结经验,自我完善。但是对于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如果还以内归因的角度来苛责自己,恐怕会加重抑郁焦虑。
单纯从内归因还是外归因的角度来讨论哪一种性格是对是错,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健全的人格表现在与现实的融通和内在的灵动。一成不变的认知、观念和性格,其实是迟钝、禁锢的表现。人生在世,时刻向内觉察自我,接纳自我才是对自己的保护。也只有关照内在感受,才是对生命的呵护和支撑。所以,我们时常会对我们爱的人说:这不是你的错。也会对我们不爱的人说: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如果我爱的人,比如孩子,真的有错,我想和“告诉她什么是对的”相比,说“你感觉怎么舒服就怎样”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话,我们也要优先说给自己。尤其是习得性无助的阶段,先疗愈再觉醒,先放过自己,才能与外因和解,慢慢给内因等来一个改正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