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聋君说】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杂乱无章?
你是否觉得房屋中的乱象快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你的办公桌是不是总有处理不完的文件?
今天,小聋君就为大家介绍一本让人如沐春风的好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公众号亦无欢)
东汉陈蕃,有个年少轻狂的段子,只因他心里住着一只母牛天天敞开腿,故牛逼在心。一日,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
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无言以对。
不过小陈心里的牛逼后来其实是表里如一的,虽然人家年轻时不会规整,但完全没妨碍后来天下扬名。
所以这个段子实际上并不能证明一屋不扫就成不了事。只是不讲个混不吝的故事,好像牛逼就不太好吹。
总之今天会搞一下一本关于整理物品的书籍,这本书本身名气不小,更重要的是,此书乃一日本女性所书,不搞一下就必然的不舒服斯基。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杂乱无章?
你是否觉得房屋中的乱象快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你的办公桌上是不是总是留有处理不完的文件?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给你的生活和人生来一次洗剪吹。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整理,这是好听的说法, 事实上大家就是乱来。
换句话说,“不会整理”对大多数人来说,反而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
千万别被“一口气整理完就又会变乱”给骗了!
“这也没办法,整理完就是会再变乱啊!”
“就算一口气收拾整齐,还是会恢复原状。”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只要稍微移动一下家具的位置,或是减少垃圾量,房间就会瞬间发生变化,因为整理这个作业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
一口气整理完,房间就会一口气变得整齐。这是再理所当然又再单纯不过的事了。
那么,为什么有人一口气整理完还是会又变乱呢?
这是因为虽然本人觉得已经一口气整理完毕了,但其实只是整理、收拾、收纳到一半而已。
请先了解: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整理,不管多么怕麻烦或是懒惰的人,都可以维持房间的整齐。
每天整理一点,一辈子都整理不完
“因为一口气整理完会再变乱,所以不妨养成一点一点整理的习惯。”
千万不能被这种想法骗了。如果想要一点一点培养整理习惯,就永远都不会整理好。
无论怎么整理都还是会变乱的,不是房间或东西,而是想要整理的人自身的想法而已。换句话说,即使有心“想要整理”却无法持续,干劲就会消失。原因应该就在于看不到整理的成果,便无法实际感受到整理的效果。
所以为了让整理能够成功,就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在短时间内确实做出效果。
一口气正确地整理完毕,结果立现。所以能够持之以恒,一直维持在整理好的状态。无论是谁,只要体验这个过程,都会打从心底不让房间回到凌乱的样子。
“不追求完美”的大陷阱
“不必追求完美,慢慢地开始整理吧!”
不要陷入这种陷阱!
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说,整理得不彻底,就永远都无法整理好。如果你不是勤劳、 有耐心、能够孜孜不倦的人,我建议“彻底完全”地整理一次就好。
整理时该做的,大致上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判断物品是否要丢掉”和“决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谁都能完全彻底整理。
由于可以明确地计算出物品数量,所以一个个判断、一个个决定定位,最后一定能够到达“整理的终点”。
因此,完全彻底整理完毕非但不困难,根本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办到的事,而且,也是往后绝对不再变乱的必要条件。
【二】
从着手整理那一刻开始,人生就再次启动
房间并不会自然就乱成一团,是住在里面的自己把它弄乱的。
有句话说“房间的混乱就是心情的混乱”,而所谓乱成一团的状态,所代表的就是物理现象之外明明大有问题,却被眼前乱七八糟的感觉所蒙骗的状态。
如果你觉得“太过整齐的房间,总让人心神不定”,试著认真面对不安的感受, 或许自己心底真正在意的问题就会浮现。
整理过后,房间变得整齐干净时,自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心情和内在。自己就会被迫发现一直逃避的问题,就算讨厌也不得不解决。因为开始整理之际,你就被迫面临了人生的再次启动。
而这个结果,会让人生开始有大幅的变动调整。
①愈擅长收纳的人,愈容易堆东西
或许很多人的问题是“不懂收纳的方法”“不知道什么东西该放在哪里才好”。然而,收纳法根本不能解决整理的问题,因为收纳不过是临阵磨枪的解决方法而已。
收纳法的麻烦之处在于,把东西收起来时,乍看之下会误以为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当收纳空间填满时,房间又会乱成一团,然后再次逃向较为容易的收纳,而不是整理……于是就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因此,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直到“判断”的作业结束为止,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制力,警惕自己绝对不要着手去做收纳的动作。
②不能按“场所类别”整理,要按“物品类别”整理
在整理之前的阶段,同一类的东西往往都分散在两个以上的收纳场所。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不经任何思考,就按“场所类•房间类”开始整理,不知不觉都在整理同样的东西。
多数人不会整理的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太多;而东西不断增加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现有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现有物品数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收纳场所分散所致。
在现在收纳场所分散的状态下,还是按场所别整理,就永远都整理不完。
那么该如何整理才好呢?
按“物品类别”整理。不是“今天来整理这个房间”,而是以“今天整理衣服”“明天整理书”的方式,按“物品”的类别进行整理。
③按个性改变整理方法,毫无意义!
不应该用个性这种笼统的基准,而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现象来分类!
不会整理的人大概只有三种,分别是“没办法丢东两的人” “没办法物归原位的人”,以及这两类的综合体,即“既无法丢东两也无法物归原位的人”。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归根究底都还是必须从“丢掉”开始。
整理时的必须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 场所”这两项而已,重要的只有“要先‘丢东西’”这个顺序而已。
④整理是节庆,不是每天要做的事
整理要一次就结束。
只要一次就好,请一件一件地判断,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该丢掉,还是留下来,并且试着决定所有留下东西的定位。
只要戏剧性地体验过一次整理完毕的完美状态,就不会想再回到以前乱七八糟的情况。
丢掉、移动东西,做这些事本身非常简单,不管是谁都做得到。况且整理一定有终点,当你决定好所有物品的定位,那一瞬间就是终点。
每个人都以为最困难的部分——“持续”,其实是多余的动作,因为东西的定位只要决定一次就够了。
【三】
丢弃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①首先,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丢掉”
为了实际感受足以瞬间改变意识的冲击,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有所变化。如果是长期、一点一点的变化,就不会有效。
为了“一口气”引起变化,必须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进行整理。
绝对不要搞错步骤。整理时必要的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场所”,而且一定要先进行丢东西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做完一项后才能做接下来的作业。
所以,在“丢东西”的作业结束之前,不可以去想收纳的事。
②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
最好思考要具体到能够明确想象出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间里生活的样子”。
如果不断追究“自己理想生活”的“为什么”,最后就会发现一件单纯的事实。
那就是不论丢东西,还是拥有东西,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听起来似乎是非常理所当然,但现在自己再一次地思考、理解,然后说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
③碰触到的瞬间,是否感觉“怦然心动”?
整理时应该选择的,本来就不是“要丢掉的东西”,而是“要留下来的东西”。
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这样就是判断是最简单又正确的方法。
在判断物品应该留下或是丢掉时,当然应该以“拥有这样物品是否幸福”,也就是说“拥有时是否觉得心动”为基准。
④同类的东西全部集中后,再一口气判断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来思考,把同一类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后,再一口气做出判断。
这是因为有必要正确掌握自己目前到底拥有多少东西。透过集中在某一处,就可以互相比较,更容易做出“留下”或“丢掉”的判断。
特地把东西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摊在地上,也有它的意义。让东西离开收纳状态、接触空气,“唤醒物品”,自己心动的感觉就会变得清晰、明确。
⑤从“纪念品”开始整理,势必失败
严格来说,物品除了物体本身的价値外,还有“机能”“资讯”“感情”这三种价値。再加上“稀有性”的要素后,就决定了是否丢掉的难度。
按物品种类一口气判断“留下或丢掉”时,一开始从难度较低的东西开始,然后阶段性地培养在整理上的判断力,才比较容易有所进展。
只要改变丢东西的顺序,判断留下或丢掉的速度就会变快很多,你不觉得很値得一试吗?
⑥别让家人看到丢掉的东西
整理出来的垃圾袋,尽可能自己拿去丢,也不需要特意告诉家人你丢了什么、丢了多少等细节。尤其建议不要让父母看到。
原因是父母看到孩子要丢的东西堆积如山,有时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
当然,自己不用的东西,家人若能有效利用,这件事本身并非坏事。
如果与家人同住,在整理之前,不妨先问问家人:“有没有最近你们打算要买的东西?”唯有在整理途中发现完全符合对方需求的东西时,再送给对方就好。
【四】
让家人也变得会整理的妙方
就算想要追求理想的住家环境,但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不会整理,这可真让人烦恼啊。
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默默地影响家人。
当你默默地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家人也会急起直追,开始主动把物品减量、开始整理。
如果你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感到不耐烦时,请试着检查一下你的个人物品收纳空间,一定还会发现应该丢掉的东西。
公共空间可以晚点再说,先试着好好面对自己的东西吧!
整理就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当你认真整理时,虽然称不上是进入冥想状态,但的确会产生一种平静地与自己面对面的感觉。因为郑重其事地与自己拥有的物品面对面,一一地去感受是否动心,或是有其他的感觉,就好像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对丢不下手的东西说谢谢
对于“虽不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一一思考它们的任务。 然后你就会发现,出乎意料地,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了。
唯有好好地面对物品为我们完成的任务,表示感谢然后放手,在物品与我们的关系中,才算是完成了“整理”的动作。
经过这样的过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是你应该珍惜的东西。
按“物品类别”整理时竟如此顺利
一定要遵守顺序。一开始是衣服,接下来是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才是纪念品。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物品减量,就能以惊人地速度顺利进行整理。
因为比较容易判断该留该丢、分类明确的物品开始整理,才会比较轻松。
请注意,前方即将出现大批干货!
【五】
衣服篇
首先,从家里所有收纳的衣物集中起来。
选择以过季衣服开始。非当季衣物是所有物品中最容易纯粹感受到心动的品项。
定要一件地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做判断。
一口气将衣服选择完毕时,决定留下的数量,其实就会减少到原本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
接下来就必须收纳。
从收纳力的问题来看,“折叠收纳”与“吊挂收纳”根本无法相比。
折叠的效率更为客观。
首先把前后衣身(除了袖子和领子之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此时袖子的折法可随意折),做出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后,剩下的则配合衣服的高度调整,折成四折或六折都可以。
每一件衣服都分别有各自的“黄金点”,让它们在折好时能够正好挺立。
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具体来说,左边最好放衣长较长、质料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然后愈往右就愈要收纳衣长较短、质料较轻、颜色较淡的衣物。
按自己的感觉,营造出整体上“往右上方”的平衡。然后,每个类别中,也要分别以往右上方的顺序来排列。
【六】
书的整理法
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
读过一次的书,就是“已经体验过了”。就算没有牢记内容,全部的内容应该已经都进入你的内在。
整理书的时候,请完全不需要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
如果你拥有这些发现率非常高的学习书籍,觉得“有一天会读”,建议你现在马上就丢掉。
光是“我觉得”却没有看的书,请绝对要丢掉。
唯有把书丢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对这项学问的热忱。如果丢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那就到此为止吧!如果是丢了之后还会想再买的书,下次再买来读就好。
但“进入名人堂”的书,毫不犹豫地留在身边吧!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七】
文件整理
文件分为待办、保存(契约书)、保存(契约书之外)三种。重点就在于,每一类都要分别用一个盒子或资料夹统一收纳,而刻意不按文件的内容来分类。
换言之,可以使用的盒子或资料夹最多只有三个。
千万不可以忘记的是,这个待办的收纳盒基本上是以“清空为前提”。
若待办收纳盒里还留有东西,就意味著你的人生中还有尚未完成的待办事项。请以维持空盒状态为目标。
【八】
小东西类
小东西通常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放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收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越积越多的东西”。
莫名其妙的东西,全部退散!
事实上,很多人对于自己拥有许多“莫名小东西”这件事,根本就没有自觉。
这包括礼物类,用途不详的电线,衣服的备用钮扣,电器产品的外盒,坏掉的电器,因赶流行而购买,但束之高阁的健康产品,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等等。
纪念品往往最难判断是否丢掉。
“纪念品”要丢要留的判断基准,终究也还是要用自己的手触摸后,扪心自问:“我现在心动吗?”
所谓的整理,就是整理每一个过去。整理纪念品,也可说是为了人生重新出发、 踏出下一步的“节庆整理的总结算”。
【九】
现场直击!惊异连连的各种“大量库存”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开始整理后,才发现自己囤积的库存量那么惊人。而且,仅管已经拥有这么多,他们仍会感到不安,总觉得“不够”“库存没了该怎么办”。
愈害怕库存用罄,反而愈容易陷入不安。
该如何处理呢?
把过多的库存让给别人、捐献出去,或是拿到二手店去卖等,总之把它们处理掉。
先正确掌握自己所持有的库存量,再把它缩小到维持所需的最低限度。
适切数量因人而异。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遇到“适切数量的转折点”,就代表你还可以继续减量。
人要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环绕才会觉得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决定。拥有、选择物品这个行为,是极为私人的行为。
对于每一样物品,都认真面对“自己的感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
霸占着大量的东西不丢,并不代表就是爱惜物品。而且恰恰相反,透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①决定家中“所有物品的定位”
决定物品定位时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
因为若有任何一个东西流离失所时,房间变乱的可能性就增加。
只要决定一次就好。决定所有物品定位的效果,不但无谓的购物行为和过度的库存会减少,东西也不会再增加。换言之,就是要把自己所拥有的所有东西毫不遗漏地一一决定它们的定位。
决定定位,使用过后收回原位。
②切忌在丢东西前,就投向“收纳绝招”的怀抱
如果都不丢东西,光是在想如何收纳,一心想靠收纳绝招,势必会陷入怎么整理也整理不好的“再次变乱地狱”。
现在你所拥有的收纳空间,也就是你房间里原本就有的收纳空间,其实已经足够。
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一间房子的收纳空间是太少的,只是你拥有太多不需要的东西而巳。
③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
房间会乱七八糟,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大多,变多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没有拿捏住自己所持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所待物品的数量,就是收纳太过复杂所致。
换言之,能否防止东西变多,可说就取决于如何简化。
把收纳简化到极限为止,达到能够掌握自己所持物品的状态,这就是能够让房间一直维持在整理完毕的收纳秘诀。
④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收纳原则就是同一类的东西收纳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分散,仅此而已。
归根究底,收纳时必要的类别只分为两大类,即“按所有人分类”和“按物品分类”。
一个人独居或有自己房间的人最简单,只要直接按物品类别收纳好,不需要想得太难。有时候也可以更粗略地分类。
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
此时的重点是,尽可能一个人使用一个区域。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集中收纳法。因为,如果到处都有自己的区域,那才是真的会转眼间就乱成一团。
切记,与选择物品时一样,顺序也是收纳时最重要的关键。
⑤不堆叠,“直立收纳”才是王道!
有一种人,不管是文件、书或衣服,总之不管在哪里、不管用什么东西,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东西堆起来,但这样做其实很可惜。
明明有足够空间,但看起来就是不搭调的收纳,很多时候只要试着摆成直立的就能解决。
能够直立的东西,就立起来收纳。
光是这么做,应该就开始能够掌握自己所持物品的数量,意识也会跟着改变。
⑥没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纳商品”
只要有普通的抽屉和普遍的箱子,就不需要特别的收纳商品。
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的鞋盒。鞋盒有无限的运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来装丝袜或袜子,当作抽屉里的隔板。
鞋盒的盖子很浅,所以可以当作托盘来用。
只要是四方型盒状的容器都行。
与其在整理途中去买临时应急的收纳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结束后,再慢慢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款式。
⑦“包中有包”的绝妙收纳术
包包最正确的收纳法如下:
首先,把材质、大小和使用频率相近的包包组合起来,套在一起。
让这些包包全部处于一眼就可以看见的状态,排列在衣柜或壁橱里。
如果是衣柜,就放在上层,若是(放棉被用)壁橱,就放在上方的小橱柜里,像排列书籍一样把包包直立排列。
包包“每天都清空”
很多人认为:“反正是每天都会带在身上的东西,所以就一直放在包包里面。”但这可不行。
请每天都把包包清空。也许你会说:“咦?每天都要做那麼麻烦的事啊?”不必担心,因为只要设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的专区就很容易办到了。
首先准备一个盒子,把定期车票夹、化妆包和员工证等直立收纳在里面。再把这个盒子直接放进衣橱里的抽屉就完成了。
放在包包里的东西,全部都要有应该归位的固定收纳场所,才能创造出一个让包包能够休息的环境。
⑧大东西全部收进“壁厨”里
巧妙活用壁橱的基本收纳法如下: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季节性物品收在上方的橱柜里。
收纳衣服时,如果要用透明收纳盒,绝对推荐抽屉型远超过箱型。
棉被请收进上方橱柜,这是为了防潮与防尘。下面的空间则可以收纳电风扇或暖气等季节性的家电产品。
可以把不锈钢层架或书柜收到壁橱里。也常常把彩色收纳箱放进壁柜里做成书柜。
“不想被看到的物品”就摆在衣柜里
谁都拥有一些不想被别人知道、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
把只有自己专属的心动空间,装进衣柜等收纳空间之中。
收纳空间的内部,老实说是不受限的。没有人会抗议,也不会被别人看见。收纳空间的内部才眞正是只属于自己的天堂,所以大胆地打造成你自己的风格也无妨。
【十】
整理房间之后,才发现心中真正的渴望
实际上,在整理课程结束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无论是自立门户,转换工作跑道,对于一直以来的工作更加投入,对于工作有了某些意识上的改变等。
当然,就算不是工作,无论是在兴趣或是家事上,每天生活中意识到自己“喜欢事物”的时间自然而然的增加,连平日的生活也都变得朝气蓬勃。
你拥有的东西,会正确地诉说你自己的选择历史。因为,整理也是为了发现自己喜欢事物的自我盘点。
让人生产生戏剧性变化的“整理魔法”效果
透过整理才终于发现,原来减法比加法更重要。”
整理之后,人生就会出现戏剧性变化的机率,可说是百分之百。
在整理过程中,透过重复这个瞬间几百次、几千次,判断力自然就被磨练得愈来愈敏锐。
对于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也没有自信。
而拯救这样的我的,就是“整理”。
是“对过去的执着”?还是“对未来的不安”?
掌握“自己拥有物品的倾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往往代表了自己生命里的价值观。
拥有什么东西,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态度。而“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不仅可以了解你拥有物品的方式,还能从中发现你在做一切选择时共通的原则例如与人交往的模式,或是选择工作的方法等。
被“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困住时,也就是无法丢东西的时候,通常就是一种看不清“现在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必要的?如果拥有什么,就可以获得满足?自己在追求什么?”的状态。
因为看不清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需要的东西.让自已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不断地被不需要的东西所淹没。
透过物品,去面对自己“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就能看清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然后价值观就会变得更明确,今后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犹豫自然就会减少。
如果能够愈早开始面对物品当然愈好。如果你要开始整理的话,就是现在。
丢掉杂物,找回人生决断力
实际上丢掉东西之后,不可能完全不后悔地说:“那个丢掉了啊......”甚至要有心理准备,这种情况至少会发生三次以上。或许有人听到这会觉得不安,但请别担心。
在发生问题时,不再觉得“那个时候,那个人这么说......”,而想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开始能够觉得一切都应该靠自己的判断,重要的是现在该如何行动。
因为,丢东西这件事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的一连串经验。透过丢东西,可以磨练出一个人的决断力。因为不丢东西、囤积东西,而错失了培养决断力的机会,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十一】
你有和你的家打招呼吗?
一边和屋子沟通,一边整理。这听起来似乎像是有点过于梦幻、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其实如果略过了这一步,整理就无法顺利进行。
本来,整理就应该是在人、物与家之间取得平衡的行为。
为了能够及早掌握这种感觉,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回家时对屋子说声“我回来了”。
请试着用怎么做屋子才会开心的观点来整理看看,你一定会很惊讶,这么做之后,整理起来就会更毫不迟疑。
你拥有的物品,想帮助你更幸福
与物品的缘分,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珍贵且难得。
因此,这样东西会来到你的房间,一定代表了某种意义。
因此,丢东西时,不要觉得“啊~这完全都没用过啊!”或“完全都没用过,真对不起”,而要以“谢谢你与我相遇”“慢走!要再回来喔!”的心情,朝气十足地送走它们才对。
请把已经让你不心动的东西都丢掉。因为对物品而言,这可说迈向新生活的一种仪式,请一定要为它们的新生活寄予满满的祝福。
房间洁净,身体也跟着清爽了起来
首先,整理之后房间的空气自然就会变得干净。
而且,达到整理彻底完成的状态时,就不用再想整理的事,所以对人生而言重要的、接下来的课题,自然也会变得明确。
整理之后,很多人都说他们“物欲降低了”,经过整理只留下令自己心动的东西之后,就开始觉得自己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很齐全。
整理让房间变整洁之余,顺便也能让自己变漂亮,还有减肥的效果。这么好的事要到哪里找啊!
“整理之后运气就会变好”是真的吗?
把自己身边的环境稍微整理得舒适一些,增加每天心动的感觉,这才是整理的奥义。像这样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让自己心动的事物变多时,或许就可说是运势上扬吧!
构成风水的基础,就是所谓陰陽五行的想法。归根究底,即为“物品里存在着不同的气”。而源自于陰陽五行的风水,就是“因为物品里分别存在不同的气,所以也请用符合各别属性的方法来对待它们”。
换句话说,风水的基本概念就是,请遵循自然法则生活。
透过整理,人能够以最自然的状态生活。选择对自己而言心动的东西,珍惜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能够理所当然地做到这么理所当然的事,就是无上的幸福。
【十二】
如何分辨“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选择打从心底觉得心动的东西和有所犹豫的东西时,神情完全不同。
面对真正心动的物品时,判断的速度很快,拿取东西时指尖的动作非常轻柔,注视物品的眼神隐约闪耀光芒。
而拿到不心动的物品时,一瞬间手会停住,歪着头,皱起眉头左思右想之后,砰地一声像用丢的一样放进“留下”的区域里,眉间或嘴角都带着一丝沉重。
聚精会神地注视一样东西,就自然能够明白它是否让主人心动。
真正重要的东西就会闪闪发光。所以,一眼就能明白当事人是否真的心动。心动的真心话,会蕴含在所有人的身体,也会蕴含在物品本身,所以更加无法蒙骗别人。
在心动的物品围绕下,幸福人生就此展开
这种东西还是光明正大地留下来吧!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我喜欢拥有这东西的自己!如果你能够毫不犹豫地说出这些话,就可以对别人“什么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啊......”的眼光完全置之不理。
对于每一样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觉得“我好喜欢!”,而且在它们的环绕下生活,我认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你也想拥有这样的幸福吗?只要把不是这样的东西丢掉就好,再也没有比这更简单就能满足心灵的方法了。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当你想要整理,然后看这篇文字时,你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相信你也已经明白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整理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是一生都会跟随着我们的事。”请赶快从这样的想法中觉醒吧。我敢断言,整理是可以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的。
只要“判断该丢该留”,以及“珍惜决定留下的东西”,就能一次彻底地完成整理,一辈子都在自己心动的物品围绕下生活。
请你把更多的时间和热忱,投注在“真正心动的事”上。
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整理非常有助于找出让你打从心底心动的使命。
所以,真正的人生在“整理之后”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