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朱光潜先生曾用一句话评价弘一法师,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因为他出世并非不问世事,如在抗战期间,他鲜明地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所以,他出世并非厌世,也非逃避,只是对诗意栖居人生境地的一种追求而已。难怪张爱玲会感叹:‘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出世是为了达到‘无我’的境界,能无障碍地做入世的事业。《省心录》说:‘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弘一法师主张要从出世以后再回到入世,‘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经过一次升华而达到返璞归真,如此才会‘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为此,他十分崇拜具有这种境界的高人——王安石,因为他努力救世,不计得失,进退疾徐,从容无比,是具有真佛心的特立独行者、大丈夫。
如果一个人不能入世,不经过入世的种种,就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百态。既然没有入世,也就谈不上出世。同样,能出世的人,自然已经达到了一个人生境界的高度,自然不会受出尘世的干扰了。如果一个人不能达到既能出世又能入世,那么也只能说,他还‘在世’,并没有达到出世的境界。
‘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入世’又是为了更好地‘出世’。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而世人,因为不能够出世,缺乏出世的眼光,看不透世间风云,在红尘中挣扎,不得超脱,又谈什么入世呢?只能说是在尘世中浮沉罢了。”
感悟:不由想到了语文课堂。我们首先会要求学生读懂课内文章,这应该是“入”;还会引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延伸,这应该是“出”;那些课外阅读做得较好的同学,理解课内的文章已不是难事,会感觉很轻松,这应该是“出”对“入”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出”和“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人们总喜欢旅游看风景,风景入眼,赏心悦目,这是“入”;细心观察与思考,亦能发现风景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是“出”,如看到三大名楼,能够联想起吟诵名楼的经典诗篇和文人墨客。观岳阳楼,自然会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看黄鹤楼,自然会想起崔颢的《黄鹤楼》,体会“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无限感慨;赏滕王阁,自然会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感受“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无限美妙。看文物古迹,能够追忆往昔,联系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如看到黄河,自然会想起华夏文明之渊源流长,;看到长城,自然会想起大秦帝国之威武悲壮;看到赤壁,自然会想起三国之群雄争霸。带着这样的文化积淀,再去看风景,会入境更深,收获更丰。
正如人生之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之初体验,认识世界,单纯美好;随着阅历的丰富,思想的提升,就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对怎么做人,如何处世,有了更多的思考;若是通过修炼,茅塞顿开,豁然开悟,最终则会到达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出”与“入”,本是相反的两面,却又是相通的两面,生活中的哲学,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