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人家常说癞蛤蟆躲端午,也不知道为什么,白素贞是端午出的事,可她又不是癞蛤蟆啊?后来才知道,这都与药有关。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的风俗。当然,现在能记得这个事的人不多了,捉癞蛤蟆的就更少,也不用再躲了。
不过采药这个风俗还是保留着。一到端午,满街卖草药的,多是祛风健骨之物。《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老人说,端午百草都是药。家家户户煮药草,洗脸洗澡,大街小巷沉浸在药香里,有点兰汤沐浴的赶脚。
端午自然不能少了龙舟。老家的龙舟保留着古老的样式。龙头高昂,龙尾高挑,最妙的是长长的舵,像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划江而行,仿佛在用拖刀计。这样的当然不利于提高速度,但是非常好看!道县的龙舟不但有龙头,还有虎头和凤头。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龙头样式,有的村是黑龙,有的村是金虎,有的是红龙,有的是黑龙,有的是彩凤.....每个看龙舟的人几乎一眼就能认出自己村上的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