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能不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我没亲眼看到;但是坚持给孩子做早餐能促进亲子关系,我可以证明。
2018年1月2日,老大上小学四年级,老二小学一年级时,我开始给孩子做早餐。
您问我在这之前我干嘛去了?这之前,打理孩子一日三餐的主力是婆婆、是爹娘。
我上班早,一般上早上会在外面买着吃,孩子就是家里老人轮流给张罗早餐。
小时候,我妈每天早上会给我准备丰盛的早餐,至少也有肉包子和粥。印象中,只要我洗漱完一坐在餐桌前,我妈就把各种食物在我面前摆一圈。即使寒冬腊月,我也是吃饱肚子热乎乎地出门。
我自己当了妈之后,也很重视孩子的早餐。虽然之前没有天天亲手做,却也是提前采购安排好了每天孩子要吃些什么。
2018年老二上小学后,早上跟孩子一起出门、上学,一路上又没什么适合买早餐的店铺。而且总是吃一样的早餐孩子们也很抗拒。因此早餐工程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到了2019年,实在看不得俩孩子看着面包难以下咽的表情。于是开始翻出孩子三四岁前哄他们吃饭时的各种点子,想法子做花样早餐。
下定决心做早餐后,就当即把闹钟调到了5:00,早上叮铃咣铛一阵忙碌,大汗淋漓,四五十分钟才能搞定。然后自己洗漱更衣叫孩子起床。
没坚持三天,就爬不起来了。
心里给自己各种安慰和暗示:再多睡十分钟,今天就喝牛奶吃面包吧;等下去学校买一点给孩子吃吧;少吃一顿也不会怎样……
当我开始产生这种容易让人有罪恶感的念头后,就开始求助伟大的朋友圈了。不得不说朋友圈围观机制大大增加了我坚持下去的几率。
朋友们总说,看我坚持做早餐,给了他们做早餐的动力和鼓励。其实真正帮助我坚持下来的是圈友的点赞,特别是看到有朋友留言:我今天照着你的早餐做了,好吃!别提我内心多激动了!
为了能做出营养丰富、均衡的早餐,我开始看美食博客、YouTube视频、加入Facebook早餐小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找灵感。
为了能最大化节省时间,我白天空闲时就在脑中根据第二天要做的食材演练制作过程,提前准备前一天可以准备的食材,优化制作过程,将早上的制作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以内。
为了能让孩子有食欲,前一晚的晚餐不会让他们吃得太饱,这也符合健康饮食的原则。早上起来先喝几口水,洗漱换衣服。然后再一起坐下来吃早餐。
工作这么多年,我上班一直是6:30到。到学校后会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当天的报纸。然后做上课前的准备。
为了能跟孩子一起吃早餐,我将到校时间推迟到7:00。前一天下班时会提前准备第二天要用的教材和资料。
坚持做早餐两年之后,我的工作和生活更井井有条了,习惯性的计划帮助我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很多时间。看到孩子老公喜欢吃我做的早餐,心里感到幸福和满足,抱怨也少了,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了。
坚持做早餐两年之后,孩子更懂事了,偶尔做的早餐不合口味,也会像台湾品尝美食的女主持那样,装出夸张的好吃的不得了的表情,来逗我开心。兄弟俩周末还常常合作给惊喜,早上起来就能看到两个小绅士已经站在桌旁准备伺候母后进食了。
兄弟俩对外人还常常夸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
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