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注意力被破坏了。那为什么他打游戏、玩乐高、看电视却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因为那是他自己喜欢做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注意力是怎么被破坏的。
① 1岁半左右的孩子,处于细节观察的敏感期,这是有意注意力的发展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孩子们喜欢一些脏乱的东西,会经常遭到喝止。或者他自己一旦玩点什么,家长们总喜欢跟着后面不停地说话,抱一抱,亲一亲。一刻不得安宁。
② 当孩子学习之初,需要通过做题练习思考,发展注意力品质的时候。很多妈妈就陪在身边监督作业。孩子一停顿,妈妈们就开启雷锋模式,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哪道题不会吗?要不要妈妈来帮你?要么就开启侍女模式,要喝牛奶吗?要吃水果吗?累不累,要不要歇一下?要么就是狮吼模式,天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笨死算了。注意力和深度思维,都需要思考的事件去发展,长期处于干扰环境的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将受到损伤。
③ 现在的孩子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起书本,有很多更能收割注意力的游戏、电视、动漫、小说横空出世,在争夺孩子注意力方面,商业套路(比如奖赏模式和即时满足)实在太多了,防不胜防。而这些东西的内容之精巧、感官刺激之丰富,完全不需要孩子有主动注意力,就可以沉浸其中。
④ 孩子的注意力的长度是随着成长阶段增加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有意注意的时间大约只有5-15分钟,7-10岁的孩子能持续20分钟左右,10-12岁大约是30分钟。而我们学校课程设置的45分钟,对孩子的注意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孩子注意发展的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学校为孩子们提供的玩耍时间太少,对他们思维训练的时间过早、过长,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枯燥无聊,因此损伤注意力。
2.对学习孩子缺乏主动性。
注意力的关键在于需要主动性,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需要主动注意力,孩子们需要主动的观察思考,才能把书读好。但是当下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模式,不是增强了这种主动性,而是削弱了这种主动性。现在家庭孩子少,孩子在家中的重要性明显超过了大人,很多是几个人围着一个转。特别是再学习上,外力往往使得比内力更大。很多孩子其实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在为家长学习,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精疲力尽的家长和想方设法偷懒的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别人做的,这是最破坏注意力的事情。打游戏、看电视、玩手机,那是在做他自己的事情,是属于他自己的事件,而学习他是被迫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你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没错,但是想想你自己工作时的状态,也许你就没有理由对孩子进行苛责了。
3.怎么提高孩子注意力?
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让他爬,让他摸,让他脏兮兮,让他摔跤,让他自己吃饭,让他乱七八糟的自己给自己穿衣服,让他自己写作业,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等等,允许他以孩子的节奏和方式去成长,把他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他就会主动把责任扛在自己肩上,并且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自由,自由是成长需要的空间,责任是成长的果实。
另外是热爱。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时间和精力。所以,想让他专注学习,就想办法把学习变成他喜欢的事情,让他愿意为此花时间、动脑子。逼着他好好学习在这方面只能是使反劲儿。
三是言传身教。注意力、专注度高的父母,往往能培养出专注度高的孩子。你常常是三心二意的做事情,还是全神贯注?你陪他玩儿的时候,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
对孩子的事情,不主导、不控制、不干扰,孩子的注意力更多是保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