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力量
每天晚上的七点到九点之间,我的朋友圈,包括在座的各位的朋友圈,都被同事、家长读书打卡的动态所刷屏。大家都在很努力的提升自己,丰富自己,非常忙碌而又充实、快乐。相比于大家,我起步算是很晚的,当大家打卡到二十多天的时候,我还只字未看。倒也没有将此视为一种压力,只是当时我的心态有些飘忽不定,觉得不能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倒不如不做。因为距离的原因,每天清晨五点半,我的闹钟就会接二连三的响起。以往醒来我总是先翻阅微博,微信,QQ,抖音等各个APP。直到开始打卡读书的第二天早上,在这前一天我是晚上读的书,那天5:40左右我的意识清醒了过来,下意识的我想去扣手机。当手伸到桌子上时,无意间看到了昨天晚上扣在桌子上的书,于是我有了早上读书的想法,并且立刻开始行动。半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那天早上读书时的感觉,窗外有汽车飞驰的声,有上班的人匆忙的脚步声,有微风吹过叶子发出的沙沙声,也有我均匀的呼吸声和心跳声。这些声音在平常忙碌的生活中,我几乎从不在意,可从那天早上开始,它们一直陪伴着我翻阅一页又一页的文字。比起高雅的音乐伴奏,这些生活中平凡的声音,更能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使我的内心归于前所未有的平静。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我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浏览,寻找重点摘抄,而是一字一句,细细品味,对于书中有道理的部分会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而对于一些教育方法,会主动的去定位班里具体的孩子,去思考怎么在他们身上实践。甚至读到有些绕口、复杂的地方,我会轻声细语的读出来加深印象和理解。所以当我推荐我男朋友去看正面管教的书时,他会开玩笑的跟我说不就是什么“和善而坚定”“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情绪管理”“想法感受决定”什么什么的么,你天天早上不啦不啦的读,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不过说真的,早上能听你认真读一小段书,也感觉很不错的。而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我读完了今日部分的书,开始了新的一天。这种心情是很美好而又长效的,它会一直蔓延到我的工作当中,我的孩子们当中。我很感谢这一次我有平静、认真的读书,在这之前面对我们小班的孩子,我一直处于焦虑和烦躁当中,我尝试着用正向的语言去引导他们,但他们因为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很少能达到我预想的效果。当我将心态归于平静后,我慢慢的明白为什么我之前所做的都是徒劳,我试着将情绪管理慢慢的传输给孩子,而不再急于要求一个可喜的结果。举个例子,为了让我们班杨其弘有同理心,当他说脏话时我会纠正并告诉他我的感受,我不要求他立刻能理解并改正,而是在其他小朋友模仿他,对他说脏话,他来向我告状时,我会问他他的感受是什么,而他的决定又是什么。这个过程经历了快一周,然而得到的结果是现在他已经很少再说脏话,不再是他一说我便制止,然而治标不治本的结果。在这平静中,我的工作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告别了令人痛苦的焦虑。所以今天我想把自己这份平静分享给大家,在平静中我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也慢慢理解他人为什么那么做,不再将生活复杂化,慢慢成为一个佛系的教育工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