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当决定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片茫然,有些不知所措,我开始查百度,什么是生命?既然我们早晚都要死的,我们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一直以来我逃避恐惧的话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是初中从课本上最初学到,后人对鲁迅先生表达敬意之情。“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只是宇宙的尘埃,总有一天我们会被人遗忘”一个网友提出见解。“生命是艰难的,我们我们终将经历百分之99的苦难,去守护那把百分之一的幸福”我在日记里记录到。
上次看望,是在很久之前,或许是潜意识的逃避,觉得我没有踏入那个小区,阿姨还没有生病,上学路上还会偶遇她打招呼,一切都还好好着。她会拉着我的手亲热的跟我说,很喜欢我呢,有空多去她家玩。下学后还可以去她家蹭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生日会上还有人为我扎小辫子,称她就缺个女儿。
刚听说她生病时,是高三时了,人们口中的“富贵病”,渐冻症——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降临到这个单亲家庭上。硬是靠昂贵的药物挺到现在,刚开始阿姨休了工作减了头发在家休养。后来,随着母亲口中一次不如一次的坏消息传来,我也不抱有任何希望。近三年不到的时间,我感受到她生命的流逝,一开始还能坐在沙发上闲谈,再见是已只能虚弱的躺在床上,吃饭也只能是简单的燕麦流食。病痛像魔鬼一样疯狂吞噬她的身体,吸食她的血肉。从前多么活泼健谈的一个女人,现在硬瘦成纸片人,铺在腿上的毯子腿骨的形状清晰可见。这次看望她时,她已经卧床不起了,四只僵硬不能动。对于日常的交流,只能用眼袋的轻微颤抖来表达简单的意思。她的面容发生奇异的凹陷,面黄枯瘦。我别过头,忍住眼泪,连叹息的声音都在拼命抑制。
在场的人好像都看开了,该说说该笑笑的。这好像太太们热闹的茶话会,谁也不拆穿悲伤的事实。只是在有需要的时上去搭把手插插鼻涕,时不时说几句话,也只会停顿几秒,收到的反馈也只是咿咿呀呀声音。现场沉默了几分钟,我只感到压抑,直到再有人挑起话题来。场面又恢复之前的活泼热络。她们知道她愿意看这热热闹闹的闲聊八卦,抵抗两个人相依为命的冷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从小几乎没见过她丈夫,后来听人闲谈得知,年轻时遇人不淑。结婚后无休止争吵将感情消磨殆尽,在小孩俩岁时男人留下孩子独自生活,每月时有时无支付着微薄的抚养金。她引以为傲的爱情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要强如她,咽不下这口气,拖了十几年不离婚。没有了婚姻加持,独独再舍不下孩子。结果就是一面工作,一面带孩子同时兼顾整理家,照顾70多岁的老人。好像长了三头六臂一样忙,事无巨细的操持着家里一切!表面上家里一切光鲜亮丽,实则再好看的笑容也捂不住背后的苦楚。
到点吃饭了,男孩细致的一手拿滴管一滴一滴在她口中,一手拿着纸巾擦拭就流出来的口水。男孩也跟我说说笑笑的谈以前班里的趣事。我拼命想从他的笑容中找出一丝破碎,可是没有。作为曾经的同学,一样青春的年纪,却只能不厌其烦地在潮湿阴暗的旧房子里守着她,发霉。守到现在也倦了,厌了。也会偷懒减少喂饭的次数。“造孽呀,赔上孩子的青春三年,不如早早去了”作为关系要好的同事兼邻居,父亲偶尔也会念叨几句。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安逸,人的成长是一瞬间,或许他不得不迅速成长
要怎样的结局才配的上她这一生颠沛流离?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不算虚度。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巧妙的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