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觉
1
当我还抱着小霸王爱不释手的时候,你在弹吉他
我记得第一次有弹吉他这个念头的时候,我正在门前眼神漂浮,无意瞅见了隔壁家大哥哥回来,对,他身后背着吉他。
如果说人的气场是靠人体的毛孔散发出来的空气因子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的理论成立的话,我当时的状态是毛孔系统已经瘫痪了,他背过吉他走过的时候,身后一阵风,他的目光是我从未见过的泰然自若。他挺拔的身姿透漏一种英气,虽然他除了吉他什么都没有,但我觉得整个画面给我的震撼力绝不亚于我看到电视武侠的剑客走过的场景。
于是,我想会弹吉他的男生想必是很帅的吧。(那时候他父母也整天说他不务正业,他大学毕业后放下一切正儿八经地学了几年吉他,但他从来不说什么,只谈自己工作上的事的成功与失败,是的,人或许一生真的需要那么一两个没有任何经济目的的爱好。)
2
爱弹吉他的人通常会被人问道:“你吉他弹会没?”
每个人接触吉他的年龄不同,有的家庭背景优厚的会接触吉他早一些,比一般农村孩子早个五年左右。学吉他的环境也不一样,城市的资源不错可以请个优秀的吉他老师报名各种吉他培训班,可能农村的孩子只能怀揣这个梦想,自己学习。
不过我认为两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练习程度。
而现在的人很在乎结果怎么样,或是他们投入一些精力就马上需要一些立竿见影的反馈,但是他们不知道弹吉他是一种基于爱好基础之上的一种气质与审美的修行。
所以通常有人知道你在学习吉他,会问你吉他学好没?吉他弹得好不好?他们在意的或许是听觉上的快速消费和自己的高尚艺术虚荣心。
因为自己不懂么,只好自己遇见这种比较艺术气息的喜欢一起自拍,或者快速地听一听那7个音符的组成表现的旋律,他们不会关心你弹出的曲子是否包含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自己的感受与心情。
毕竟娱乐是什么时候都被人们所追捧的。
应该深刻去感觉一个音乐演奏者的音乐灵魂!而不是透过直播间去欣赏那涂抹胭脂花粉的美妙皮囊。
3
20岁以后,你的梦想需要你自己的努力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喜欢民谣的男生,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是的,民谣作为一个小众音乐在现在已经衍生成每个吉他爱好者心中的一方净土。
民谣是对生活的不满,领悟,接受,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习惯,包容。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安慰,灌溉,与馈赠。民谣让我们喧闹而不安的心带到一个玄乎神奇的地方,让我们平静下来让我们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
同时指弹,作为吉他乐派的一个分支,也是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欢。人们说画是凝固了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那么指弹就是流动的画的典型代表。
指弹吉他曲每曲都是一份心情,与倾诉。伍伍慧的distrance巡演的时候说,你来听的时候,心里要装下某个人。的确,曲子很清新自然,如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一样,月夜下的安静与宁和,不过这种安静是存在我们自己的内心的,但往往我们安静下来所思所想就是我们内心真情的流露。
你喜欢的一个人,你会不自觉的想起他对吗?
而如果论指弹中风格别致的不得不说起,日本指弹新秀松井佑贵了,本人感觉他的曲风表现出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与热烈的期望,对生活存在的事物的简单本质的歌颂与陈述。简单明快是他的风格,Am,Dm的指法使旋律更加丰富,一把吉他就是一个乐队。
《花水木》,《friend》,《青空》不都是如此吗?这个世界最简单美好的东西还是需要我们来认识的,关于花水,关于稻草人,信鸽,友谊,爱情。
20岁啦,你的父母也有50个年头了,你的梦想还在远方挥手,何不认真地去接近他呢?
4
吉他的本质就是几块木头,经过艺术加工而发出美妙的音色
笔者通过事物的通论上来看,吉他的材质如同人的躯体,你的诉求与表达如同超脱肉体的灵魂。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可能处处看颜值,的确,好看的吉他也是卖的快,但是不要忘了吉他的本身只是几块木头,成型也不过一个空箱,怎么填满,在于你自己。
同样,你的肉体面貌已经固定,何不找些乐子去填充这个躯体让他变得有趣些呢。
看到这里的人都是可爱的人呢,愿你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陪着自己喜欢的人,
愿你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
易觉,97年
一个喜欢指弹吉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