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宸小藏分享
我们的心像一片田地,如果疏于打理,就会杂草丛生;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收获嘉禾。想减少不好的念头,要多用好的念头去充实内心。每天都要培养、增长自己的优点,朝正面去努力。去除野草,不能一棵棵去拔,最好的办法是种上良田。善法串习得越多,烦恼起来的机会就越少。
默摒置之
己过如山己不见,他过秋毫亦明察
闻谤不辩
《百丈清规》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想要孩子学什么,大人自己就要先去学什么。身体力行,做好自己,影响他人。
修行,修心,修正自己的心,不断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让好的、善的等流能够生生延续、增长;坏的、恶的等流势力越来越微弱乃至净除。
覆藏心,就是把自己的缺点悄悄藏起来,把那些不阳光的想法覆藏起来,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藏起来,别人看不到,更不知啊。
如说而行,如行而说。
●【早课】肖老师早课精彩启发
妈妈的格局和心量有多大,孩子的成长空间与可能性就有多大。
如同我们的平台一样,在“空性”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平台就能走到多大的程度。
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最不容易观察的就是慢心,如果慢心起来了,我们就会容易在事项上起对立,自己成为高大尚,而外在一切都觉得渺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本,我们一定要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相信众生本自具足。
佛陀在成佛时感叹:他觉悟到人人皆可成佛,此发现对人类而言具有无以伦比的价值,为人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光明。
我们的菩提种子从来未死过,时刻都存在,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所以时时去追念那个“念佛是谁”才是最重要。
六祖开悟三层次:第一层:人分南北,佛性分南北吗?第二层:参加劳作,体会到神秀大师说的:身心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妙有)第三层:慧能:自己感悟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空)
三轮体空:无人相,无众生相,无我相。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时时提醒自己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学佛的五个步骤:一、修两个资粮,先要准备两种资粮位: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二、修加行,继续打坐、参禅、念佛、修行是加行位。三、见道,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四、修道,悟后起修。五、行愿,真正的财富来自于布施 无相布施 欢喜做,甘愿受。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般若+智慧(对应是菩萨心肠+深入经藏)
一定要去观照它的生与灭,清清楚楚知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观照自己面对任何事项来得是否带着这样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保持觉知,但不起念头,做到事来则应,物去不留!
一波才动万波随!
《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七章: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修行的层次:第一个定:身心平衡。(身是阳,心是阴,阴阳和谐);第二个定:物我合一。(物是阴,我是阳,阴阳和谐);第三个定:物我两忘。(阴和阳都空掉)
宸宝妈妈今天分享最重要一点启发:耐心地陪伴与等待孩子的成长,做好自己的本份,影响孩子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也能做到坚持,这就如同我们修行里的层层递进修行。
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将佛陀教化众生的智慧通过无声无形传递给孩子们,论心不论迹!
●【德慧女子读本母亲集】用笔墨“晒”母亲的坐像 丰子恺
眼睛里用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感悟: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生活上对孩子慈爱,做一个和蔼可亲的母亲;在为人处世、学习上要严厉,做一个严肃的“父亲”;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要坚强、隐忍,做好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