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据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写成“荔枝”。
莆田市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有一棵植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距今已1200多年的古荔“宋家香”,是世间罕见的高龄果树。东莞最古老的荔枝树位于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里,三棵荔枝树树龄都将近1000年。
自古以来有众多诗人写诗赞美过荔枝,举例如下:
《咏荔枝诗》——南北朝·刘霁
叔师贵其珍,武仲称其美。
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
《荔枝楼对酒》——白居易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解闷十二首 其十》——杜甫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食荔支二首·其二》——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走笔谢吉守赵判院分饷三山生荔子》——杨万里
吾州五马住闽山,分我三山荔子丹。
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
西川红锦无此色,南海绿罗犹带酸。
不是今年天不暑,玉肤照得野人寒。
下表为目前荔枝主要品种的特征和评级(本文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