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善?让人舒服是吗?当然不能怎么舒服怎么来吧。有些善令人当下想当不舒服。否则,文殊菩萨没必要以大威德金刚的形象示人。有些善行必须带着恼人的面具。
强推瑜伽课程
Z遇到了很好的瑜伽老师,推荐家人一起上课,特别想拉老爸老妈学习。但这工作并不好做,老妈还好,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动员动员就一起去了,每次也能感觉到效果,老爸练了也觉得不错,但每次去的时候还是很不情愿,甚至有被挟持的感觉,这时再有其他家人打抱不平:“人家愿干嘛就就干嘛呗,为啥非让人家练瑜伽呢?”老妈也在被指责之列,也埋怨Z:“以后人家不愿意就不要劝了”。老爸就更理直气壮:“都80的人了,还学瑜伽有什么用”,Z就被家人戴上了爱控制的帽子。
明明是好心,明明是好事儿,也并没有强迫过谁,而且知道家人很快能体验到瑜伽的益处,只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即使体验不到益处,练习瑜伽也比猫在家里家看电视好。埋怨就埋怨吧,Z知道这是对家人好,这是真正的善。
G的故事
G是部门经理,一个下属X为不能提职闹情绪,觉得G不作为不给他解决问题。而且对G的业务能力不服气。G承认工作上注重工作的完成,缺乏思考和大局的把握,方法有些简单急躁,也在努力调整,首先是不再过于急躁,放松些要求,其次多思考,多沟通。但作为部门领导,她工作兢兢业业。但X就是不买账, 碰到需要细致些的工作就烦躁,故意跟G过不去,经常在公开场合顶撞,G觉得只要工作不受影响就哄着干吧,有时也生气,但坚持克制忍让。在最近的评先中还给X一个先进,并借此机会跟X沟通提醒他学习情绪控制。但谈话不成功,G得到的答复是,问题解决不了,X的情绪就要发在她身上。有一天两人因为很小的事情拌嘴后,X到G的办公室寻衅,抓起杯子往桌上砸,杯子坏了划伤了手,之后就去处理伤口。X气势汹汹的来是想找G理论还是要行凶G不得而知。这时G开始反思自己一味忍让也许根本就不是善行。正是因为G的忍让成了恶行发酵的温床。
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拨开表象,看清实质却并不容易。但要不要坚持令人不舒服的善行,要分情形。对有些人我们不一定能影响或改变他,这时也许顺着他,不发生冲突是更明智的做法。没有必要为冥顽不化的人或者还没准备好的人搭上自己的安全和时间。
我曾经听过一则故事,寺庙一个大和尚见到寺庙周边黑帮老大,就热情的招呼老大"好好干哈"!两边都很开心,老大觉得很有面子。
在公司坚持原则跟四周关系紧张,惹得领导同事都烦你好呢?还是努力让所有事情都过得去,自己有个好人缘,也得到一些小权力好呢?每个人选择都不一样。关系导向的人,选择一团和气互相妥协,这样大家都舒服,问题也少,但当下回避问题会不会导致问题积累最终无法解决呢?这是真正的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