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什么都好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人情社会,人情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只要有份情谊在,什么事都好办;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行走江湖”的底牌。这个在心理学中就叫做“自己人效应”。
两人初次见面,少不了询问籍贯、学业之类的问题,你或许能够认个老乡、校友什么的,与对方套套近乎,拉近心理距离,尽量让对方把你当作自己人。这样让对方做点事、说点话就容易多了。你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现象一自己人效应。这种效应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于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拒绝起来也是那么困难。同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既快又容易:但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则会本能的加以抵制。有道是,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则来。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传销或直销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效应。他们放弃零售,以家庭聚会的方式进行直销,先成为朋友,成为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了。除了上述所说的,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去找和别人的共同点来拉近心理距离,有了共同话题,共同兴趣,也就有了共同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啊!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彼此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可见“自己人效应”中的“自己人”首先要表现出在态度和价值观上的类似性。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在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做个学生的“自己人”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晕轮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使学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作为老师,一直觉得很委屈,好心没好报,学生对自己善意的批评根本不领情,对学生苦口婆心的劝导根本不往心里去!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可能是学生没有把我当作“自己人”,觉得我的批评不是为他好,而仅仅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罢了!其实,教师批评学生,都是出于爱的目的,常常不善于把自己的想法真实表达出来,而是居高临下的高声训斥,有时严厉的批评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和学生成为朋友呢?如果我们以朋友的身份设身处地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和他们一起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他们感到老师是自己人,丝毫没了对抗的情绪,也就会自己反思自己的问题,主动去改正了!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陶行知先生说的好:“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我们得会变成小孩子,才能成为小孩子的先生。”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和陶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就不会再骂学生“笨”,骂学生“蠢”了。
让我们一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