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参加完常州市羽毛球外企杯,紧接着以选手身份参加了社区比赛。记得一年半前,每周打三场球,那时连走路会随手练习反手后场回高远球,骑车时会刻意观察四周距离、仿佛在判断对方回球质量,甚至在家里都练习挥拍。
而现在呢,除去此前一个月内给队员作陪练的三次,八个月没有接触羽毛球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赛前给自己打气,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27周的任务完成率为86%(32/37项),计划时间60.1小时,实际价值时间65.5小时,和上周一样。时间实际计划比109%,评分7.6分。
一、任务分解
1. 事业任务
1)端好这个瓷饭碗
这周三上午在线束装配车间,有个同事突然对我说了句:“他们说你除了没买车,其他什么都有了。”
当时因为要去另一个车间,就没有理会他。一路上还在想:他为公司服务了近十五年,功劳、苦劳都有,现在高层让他本月离职,多少还是有些怨气的啊。
且不论我的这种推断是否启用了捷径思考,至少,在公司内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与人就无关紧要之事进行辩论,是我分析该问题的初衷。
以前总是说,不懂带团队,你就默默干到老,现在看来,连个安稳退休的机会都需要拼命争取。
2)把工作当成项目
13岁那年看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还不太明白丫环雁儿为何要在自个儿屋里挂满红灯笼。至今还记得她闭上双眼、抬起双脚、臆想着另有丫环给她捶脚的那幅场景。她不过就是想要个名份啊!
既然确定要做今年质量部最优的效率提升项目,那么我当仁不让的就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而且,还要把各个干系人召集到一起举行一次启动会议,要大张旗鼓地开,以确保大家在理解上一致。
3)工作着是快乐的
本周五给新进检验员培训示波器入门,突然意识到每一根H&S测试线、每个SMA连接器、再到阻抗测试板、DUT待测件,都分别对应了显示屏上的各段的时域图形。这不就是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映射吗?
当我用这种概念向员工解释示波器操作,连自己都觉着非常有趣!
2. 学习任务
我现在已经不学习了。准确地说,已经不再单纯地学习知识,而以输出为目的、以实用为准则。为了开展效率提升项目,去查阅项目管理相关书籍;为了研发英语内训课程,买来多种英语语法教材。我不确定这种看起来十分功利的学习方法,以长期的眼光来看是否有效,但此时此刻我确实想这样尝试。
3. 家庭任务
《查理九世》是一套不错的解谜、游戏、冒险类儿童小说,但儿童时期的阅读也如同三餐的菜肴搭配,在成长期先做到广览多读,然后才能专攻一门。因此,引导女儿涉猎更多儿童文学,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4. 自我实现
1) 寻找那颗钻石
在输出钻石行动回顾简书时,还是犯了拖延症,预先给自己留了后路,就没有特别珍惜这次半年目标的指导机会。《红楼梦》里妙玉收集梅花上的雪水用来泡茶,这得投入多少工夫!同样,这每年一次的机会也如同闪着晶光的钻石,稀有而美好啊。
2)思考的力量
自从跟着永澄大大共读《思考快与慢》之后,在思考问题方面,都会想着我这想法源于系统1还是系统2,他/她是随口一说还是深思熟虑过了?同时读书时也在思考,这部分需要基础阅读、检视阅读还是分析阅读?
羽毛球比赛排兵布阵以及临场发挥-简书
我该如何处理这些货物?-简书
《思考快与慢》共读幕布笔记-20170703
《思考快与慢》共读幕布笔记-20170705
《思考快与慢》共读幕布笔记-20170706
《思考快与慢》共读幕布笔记-20170708
二、和日计划关联
1. 每周蕃茄数
周日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平均 |
---|---|---|---|---|---|---|---|
22 | 19 | 15 | 16 | 18 | 15 | 19 | 18 |
持续晨读的好处是每天多出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真的有点疲劳。
2. 计划外任务
本周计划外任务花费了15.9个小时,占总时间价值的24%,主要用于入职检验员培训(3.5小时),七月月目标制定(2.6小时)。
三、周计划成果萃取
今年上半年看羽毛球比赛评论,说中国大陆男单选手除了林丹,就没有什么球风剽悍的了。像田厚威、王睁茗、乔斌等,都比不上台北的周天成,人家比赛中就算快累瘫了也要保持下压。
到自己打比赛时,才更加体会做到这点有多难。下压要把握住制高点、要控制手腕与小臂角度、预判击打落点。最关键的是,下压之后要立即准备上网,势均力敌情况下,对方一般不会直接挑后场。然后还要预判对方是回正手还是反手,自己是挑球还是放网。这比回一个后场高远球复杂得多,要经过上千小时的刻意练习才能在不到0.3秒的时间作出肌肉反应。
四、周计划进度控制
本周是做周计划以来完成度较高的一次,主要原因是改变了作息习惯。
五、分析调整
参加会议时,务必将部门领导的所有话语记录下来。尽管有时他们会忘记,但管理者总是非常在意自己的要求、观点、结论有没有被下属记住。要不然富士康二十年前就在内部出版了郭台铭语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