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于亚圣孟子,简单地了解一下其字号、著作显然不够。一定要带孩子们一起查找资料,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作品的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就是由孟子提出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也。”(《孟子,万章下》)
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绝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积累一点常识,而是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富贵不能淫》一文,如果不了解孟子所处的战国纷争、策士纵横的时代,不了解孟子的生平经历和基本观念,就很难理解孟子对于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态度。
七年级已学《论语》十二章,大家对孔子比较熟悉。孟子以继承与光大孔子之道为己任。二圣又有何区别呢?
时代不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虽然礼乐崩坏,虽然周天子失势,虽然金戈铁马是一道常见风景。可是,当时毕竟还有着礼的约束;还有着一面“尊王攘夷”的旗帜;还有着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在名义上尊崇着天子。
天下,虽也有战争,有铁马来去,硝烟弥漫。可是,大的社会秩序还是井然的。即使偶尔有沙场喋血,可大家还保持着一种风度,一种君子之德,先礼后兵,甚至两阵对决,堂堂正正,胜败一分,战斗停止,从没有鬼蜮伎俩,没有赶尽杀绝的做法。
也是因此,孔子看到了希望,提倡教育。
他的目的,就是教导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人人都应有着一种爱心,一种礼让之心,一种廉耻之心。这样,就能恢复周公礼法,就能恢复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就会恢复到周朝初年的和谐安静、弦歌雅唱的岁月。
可是,等到战国时期的孟子沿着邹城的石板小巷,走出书斋,走向社会的时候,距离孔子时代,已过去了一百多年。一百多年的战争,一百多年的争夺,一百多年的杀戮,什么道德,什么规则,什么廉耻,被诸侯已经践踏于地,不复存在了。一百多年来,为了利益,为了欲望,他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此时,孔子所向往的礼乐世界,已经化为烟云,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
孟子看到的是杀戮,是阴谋,是奸诈,是凶狠,是自私。诸侯们一个个瞪着眼珠子,为了个人得失,不惜以千万头颅做赌注,燃起一把狼烟,发动一场战争。
面对鲜血,还有刀光剑影,从邹城山水间走出来的这位读书人,已经不屑于将眼光看向深宫大殿,看向那些华衣丽服者。他的眼光,投向了阡陌,投向了旷野,投向了另一群人,他在这群人身上看到了善良、忠厚,看到了人性的花朵灼然开放。
这些人,就是百姓。
他于是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人性善。他认为,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如果引导得法,人人都会有“仁、义、礼、智”之心。有了这些,这个社会就会成为和谐社会。
他提倡教育,提倡人性回归。
孔子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国家平静,让硝烟散尽。他更多的是替君主思考。
孟子则相反,他将眼光更多地投向沙场将士,陌上农夫,和炊烟袅袅下的人家,以及春日原野上牧歌声声的童子。他衷心希望,这些人会过上安康生活,过上其乐融融的生活。
以孟子的睿智聪明,他一定知道诸侯们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意见,一定知道自己可能会白费唇舌,可是,他还是不辞辛苦,一次次挥别邹城的里巷阡陌,走向外面的世界,劝说诸侯,希望他们放下屠刀,抛弃杀戮,给百姓一线休养生息的机会。
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都抱着巨大的热忱去努力。
他满含感情地告诉他们,“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愤怒地指责诸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他为了说服对方,不厌其烦地运用比喻,告诉他们,施行仁政,百姓就会归附,“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历史,已过去了两千几百年,今天,当我们在竖行文字中,读到这些句子,仍能感到这位老人火辣辣的感情,体会到这位智者的大仁爱心,领悟亚圣的无私情怀。
因为心怀一份担当和责任,使得他的语言,有时那样直接,那样单刀直入,刀刀见血。翻遍整个史册,也只有他敢说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也只有他敢于警告那些“嗜杀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一个人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苍生,这是一种博大,一种无私。
一个人不顾今生,不顾后世,笔下嘴里都是他人,都是百姓,这是一种伟大,一种高尚。
时间,已经走向远方,孟子,也长袍大袖地走向遥远的竹青汗简,可是,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担当心和责任心,永远是一座丰碑,矗立在历史深处。
今日习篆内容: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说:“君子实施教化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有帮助成就德行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凭借学养而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所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