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朋友圈成为大家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消息源的时候,一些意见偏颇的公众号文章也很容易左右大众的思想。这些文章中有两类特别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平添人生的无奈,滋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抱怨情绪。一类文章叫做“阶层固化”,一类文章叫做“原生家庭”。
当吃饭、穿衣这些基本需求不再是衡量阶级的标尺;大学教育的普及,又使得读书、识字,掌握获取新知识的基本能力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标配。那么,真正决定阶层的应该是眼界和知识量。
诚然,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阶层真的固化了吗?原生家庭真的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吗?显然不是。在当今的社会里,真正决定一个人阶层的,是他的理想和自制力。
阶层是历来都有的。
然而即使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都不乏出身寒微的达官显贵。
出生寒门,那些学子更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更渴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以至于便有了“自古良才出寒家”的说法。
如今很多网络文章动辄喜欢说阶层固化,喜欢说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一直都很纳闷当温饱不再是人们担忧的对象,当大学教育都能够惠及百姓的时候,是什么还能够阻止一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获取新的知识?
先来说说培优吧。我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学生家长,为孩子报了昂贵的培优班,认为这种班级师资力量之强大是公立学校所不能及的,这种培优班学费之昂贵也是众多普通百姓所承受不起的,然后感慨一番阶级已经固化,寒门难出贵子。
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常见到的是这种现象:
A同学家境贫寒,但从小深知父母辛苦,不但学习刻苦努力,还在课余时间帮爸妈做家务。从来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但一直勤于思考,做作业认认真真,被学校选中,作为种子选手代表学习参加学科竞赛,后被保送上名牌大学。后来,又在学校表现优异,获得全额奖学金到美国名校留学,成为社会精英。
B同学家境优越,父母在当地颇有权势。B同学一直成绩平平,后来中考父母托关系把他送进重点中学,但到了重点中学后,B同学还算是比较努力,但成绩仍然只是差强人意。为了让B同学考进重点大学,家长不惜重金请来名师指点,又花重金打通关系,终于把B同学送进某知名大学。可是B同学大学毕业仍是各方面平平无奇。
抛开A\B两位同学先天的智商差距,但就从两人奋斗的原动力而言,B同学明显不足。因为他知道,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依靠他个人的能力远不如依赖父母的影响力更省力更直接。
培优,如果是来自孩子自发的学习兴趣,那自然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否则,只是白白消耗了孩子的时间而已。以是否有钱培优来推论孩子将来能否考上知名大学,恐怕为时尚早;继而推论阶层固化,未免是这位花了如此大代价的家长一厢情愿。
何况,网络是如此发达,获取信息如此便捷。很多优质的教育机构都会以低廉的价格在线授课。凭借培优这道浅浅的门槛怎么可能阻断一个好学上进的少年成长成才之路?
再来说说素质教育。有一篇文章说,在同一所大学看出人与人阶层不同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更确切的说,就是琴、棋、书、画等的功底。
琴、棋、书、画算是雅趣,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这本没错。可是如果把这种素养的不同看做是阶级固化的表现,似乎就不那么合理了。
现在很多家庭喜欢把孩子送到弹钢琴、跳舞和画画的培优班。但是成年之后,很多孩子并没有呈现出父母所期望的综合素质,反而是那些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习,后来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更容易有所建树。
我有一个同学,出生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成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古琴,被古琴独特的韵味所吸引,深迷于此,便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终于小有建树。
我朋友Y的姐姐,小时候就很活泼好动,喜欢舞蹈,但她父母始终认为数理化学习好才是主业,因此不但不鼓励她跳舞,还经常为此批评她。等她成年之后,她放不下这个爱好,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间断的学习芭蕾,终于跳出了白天鹅般的美好气质,并多次参加高水平的表演。
我还认识一位画家,以擅长画梅花而著名,画作被名家收藏。这样一位画家,其实并非科班出身。他曾经当过兵,当过公务员,最终才发现画画是他一生挚爱的事业,成立画室以画画为业。
我还认识一位年轻的歌唱家,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差,妈妈打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爸爸身体不好很多年一直没有工作,家里还有个小弟弟需要照顾。她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只是很喜欢听歌。成年之后,她的同学鼓励她去参加一个歌唱比赛,她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一个电视台的歌唱节目。没有专业的老师,她就是上网、听手机,她的天赋加上刻苦让她在选秀比赛中一战成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又自学声乐,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如今,她已被某高校礼聘为声乐老师。
可见,在普通课堂知识能够被广泛获取的今天,那些所谓高收入阶层才有条件接受的素质教育何尝不是随时为每一个有兴趣有志向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有人说,划分阶层的是眼界,是知识量。比如有篇文章大意说北京某知名小学的学生居然知道后楚,而另一地的学生却要赶回去吃饭,以此来推测知名小学的学生比另一地的初二学生更有前途,或者阶层更高。
这种推测合理吗?
在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有些知识是表层的。比如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能够随口说出侏罗纪、泥盆纪、白垩纪的生物,能够给你生动的描绘肉食恐龙的主要特征,能够随口说出喀斯特地貌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这代表孩子的知识量和学习能力超常吗?不,这只代表孩子听说过这些词汇,或者父母从事相关的专业。
很多小朋友小时候都进行过画画或者英语的培优,小小年纪就能够流利的唱多首英文歌曲,做英语自我介绍。可是随着年岁增长,英语成为主要考试科目的时候,这些孩子反而表现平平,无论是单词还是阅读量都没有表现出优势。
真正的眼界和学识来自于自发的学习,而这种学习从而与家庭和社会无关。前几天写《电信演义》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是出生贫寒,有的甚至八、九岁就成了孤儿,他们从旧书报中获取知识,终成一代大师。
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并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名校的光环,连生活几乎也是以小小的高密为中心,可是他的作品历史感,厚重感却是多少名校毕业生所不及的。
划分阶层的是眼界,是知识量,这本身是没错,可是眼界和知识量从哪里来?从父母那里继承来,还是靠自己主动学习获取来,哪个途径更好,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眼界呢?也许很多人的家庭不能支撑孩子行万里路开阔眼界,但点开互联网,金融巨头的高端访谈随时可以随时看到,被某些人视为阶级层标杆的《经济学人》也是触手可及,那些高端人士的独到见解可以从TED随时下载,对全球观众开放。只要你想学,海量的知识向你敞开。
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今天一样,有那么多有深度的信息不计回馈的分发给大家。拥有那么多的渠道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凭什么说阶层固化?
金钱和物质也不能筑起阶层之间的壁垒。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一出场时给人的感觉是雄姿伟岸,气度不凡,虽然无钱无势,但显得卓尔不群,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所以才能被林如海看中,教导“孤标傲世”的林黛玉。可是后来,当他摧眉折腰事权贵时,却再也没人看重,连贾琏这样的纨绔子弟都对他不齿。
杜甫一生落魄,晚年更是贫病交加,然而却流芳百世成为贵族们景仰的楷模。
是什么让他们虽然衣衫褴褛,却能够谈吐不俗?是知识和阅历。可是这与家庭条件有关吗?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从来不说什么阶层固化,而是鼓励年轻人积极进取,袁枚曾写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教育年轻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其实就是现代,很多我们熟知的精英也并非出生豪门,像新东方的俞敏洪,像阿里巴巴的马云都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马云甚至也没有接受过多么精英的教育,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成功了。
在封建王朝,年轻人尚有进步的通道,更可况如今知识已经广泛,信息已经普及的时代。那些网络公知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说什么阶层固化?不过是妄图消磨年轻人的意志,动摇青年人奋斗的精神。
根本不存在什么阶层固化,只要有心,只要有志,只有有恒,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有理想的青年成才之路。
如果说玫瑰也许需要温室的呵护,那么苍松,翠柏却从不畏条件艰苦,那三千年不腐的胡杨更注定挺立于戈壁荒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