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期,我才小学生一枚。居住的村落有一画帘厂,在这里上班的工人需要绘画特长,从现在的话说有艺术特征,据说那些画在竹帘或蓆草上的油画挺好的看的。
厂里有一个三十出头还没有对象的人,姓叶外号两百三,至于叫什么名字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就不知道了。
此人生的瘦骨伶仃五官倒也端正,因为工资很低而且喜酒,据说是餐餐不离酒,人称“酒仙”,70年代工资普遍很低,大概也是10多元一个月,因为那时候物价低,凭票供应,猪肉6角四分一斤,大黄鱼8分一斤。
因为叶同志每月工资都喝酒几乎没有积蓄娶媳妇,三十出头打光棍经常有上年纪的人给他保媒,可每次见面后就没有下文了,原因呢大概叶同志的艺术特征太浓,女同志很现实问了积蓄问题,有一次叶同志感觉不耐烦就大声嚷嚷说:我的积蓄两百三。
从此以后叶同志老婆没娶上却得了个外号两百三。
我记得上学的学校和画帘厂挨着,我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直接就看到画帘厂的工人在露天的工地上嗮竹帘,竹帘嗮干后搬到车间供画师上色彩画图。
画帘厂的工人上下班直接从操场边的小路经过,经常听到“两百三”的叫声所以我记忆犹新半辈子过去还没有忘却。
今天写这些事儿都因为是晚上和老公一起喝茶,偶尔聊天说起少年记忆中的许多趣事勾起的思绪。
人生有许多的无法预测,比如老公比我大8岁,他高中毕业去小学做代课老师,我正好在上小学,谁也不知道在我大学毕业后若干年有同学给我介绍对象会是小学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