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方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坡出土,重875公斤,是中国现存的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造型端庄厚重,器身呈长方形,立耳,柱足粗壮,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
纹饰华美,腹部饰有兽面纹,耳廓饰有虎食人头纹。腹壁内铸铭文“司母戊”三个字。“司”可通“祠”字意指祭祀,“戊”为文丁母亲的庙号司母戊方鼎集中表现了股商时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在世界青铜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该鼎是用陶范铸造的,鼎体浑铸,铸型由腹地、顶范、芯和底座、浇口组成,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鼎的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锡铅合计 14.43%,较为符合铸造青铜容器硬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