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没有春天的明媚,但比春天更富有色彩;
秋天,没有夏天的热情,但比夏天更富有情趣;
秋天,没有冬天的韵味,但比冬天更富有诗意;
秋天,秀出独特的风格,让人陶醉,让人痴迷。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节写下的名句。今天恰逢又是九九重阳节,值得纪念。早上八点,平阳县健走协会150位参加“毅行杭城,共迎亚运”活动的会员,已经离开驻地,齐聚到西湖边,参加环西湖核心区一圈的徒步活动。
西湖核心景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块的水面。本次徒步活动,从望湖宾馆出发,经断桥、白堤、苏堤、雷峰塔,然后返回望湖宾馆,需要徒步约12公里。因许多会员都十多年没有来过西湖景区了,如今旧地重游,分外兴奋。加上一班人身穿统一协会服装,跟着红旗手一路健步过去,遇到美景时,都会忍不住驻足停留拍照,把自己最美的一瞬间定格,与美丽的西湖同框。
西湖之景,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正如“岸上湖中各自奇,山殇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船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的感觉。早晨的西湖湖面上,升腾起一阵阵雾气,而西湖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柔得让人把手放进去却感觉不到水的波动,绿得像一块翡翠,太阳照耀着西湖,使得西湖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浓妆,神采不同;阴晴雨雪,风韵万千。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苏白两堤,杨柳依依。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的雷峰塔,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塔,一座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塔。这座华丽雄壮的宝塔,矗立在杭州南部的雷峰上面,映照在西湖上,分外壮观。
西湖的美景三言两语是无法描述的,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感受。“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徒步+旅游活动,于中午十一点半回到望湖宾馆,一行人然后集合乘车,前往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景点~绍兴柯桥安昌古镇。安昌古镇,一座梦中带着乡愁的古城,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
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行人到达安昌古镇街口,大家沿着花岗岩石条路的街道,慢慢走进古镇。只见河道两边是一条条石拱桥相连的一栋栋古建筑,两边都保持着古色古香风味。青砖灰瓦,亭台交错,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典当、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基本犹存。而这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
在安昌古镇,你还可以看到浓浓的江南民俗风情,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等等。今天的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200年间由这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
到安昌古镇最值得的是乘乌篷船游旧古街市,花个20元坐在船上,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将古镇分成冰火两边,一边人烟稀少,略显凄凉;一条商铺满道,商品点缀。沿河有很多很多的小桥把两边连接起来,小镇几乎没有任何人工的粉饰,破旧的河廊、长满青苔的河埠,无不流露出历史的印记。街河的水不是很清,但很平静,河面就跟镜子一般,只有当乌篷船划过后时才会荡起涟漪。河面上每一圈荡漾着生活气息的涟漪,都映照得纤毫毕现、栩栩如生。这时的古镇显得宁静而祥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摩肩接踵,没有嘈杂喧哗,坐在桥头,静静地欣赏着这座水乡古镇,欣赏着古镇人最生活的状态。
凭栏倚琐窗,看雨落安昌。
桥下流水皱,屋前桐叶黄。
游人举花伞,亭榭接长廊。
吹面秋风冷,茶铛煮暖汤。
下午三点,大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告别安昌古镇,上车返回平阳,结束两天一夜的省城杭州之旅。本次“毅行杭城,共迎亚运”旅游+体育活动,是平阳县健走协会换届后,新一届理事会组织的第一场外出的户外健身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
通过组织各类户外活动,让会员们收获快乐,增强了友谊,还能陶冶情操,增加阅历。
期待平阳县健走协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公益事业与体育事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为社会和谐贡献体育社团应有的社会责任。继续加油!
照片提供:朱美春 朱明北
平阳健协众会员
部分资料载自百度
2020.10.25春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