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给孩子
Nobody can go back and start a new beginning, but anyone can start today and make a new ending.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
但谁都可以从今日开始,
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1、似曾相识吗?
比如孩子生日的时候,父母会送书给孩子。(因为觉得孩子会喜欢书)
而父母生日的时候,孩子会送奥特曼给父母(因为觉得父母会喜欢奥特曼)
是不是有点代入感,我们都想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送给对方,
结果却有点哭笑不得,拿着这份礼物笑的言不由衷,陷入深思。
我们做父母会有时候很任性的塞一些我们的语言给孩子,
殊不知有时候这种无形的伤害也会通过孩子反射到我们身上。
2、父母的投射
举个例子,孩子小时候,
我们掰馒头给他们吃,
因为怕太大噎着;
慢慢的孩子大了,习惯自己掰馒头吃,
我们又阻止说不用掰啦,直接吃就好,
然后就起了冲突不开心,还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用语言或者不好的行为对孩子进行了投射。
或许看到现在的你还是不以为意,
请你接下来看一下这两句话。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起跑线,
更是孩子的天花板
当父母不学习,
就限定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
直接影响孩子的努力程度,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
直接影响孩子的树立志向,
家长的行为方式,
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吸收。
3、孩子,爸爸妈妈爱你
现在初为父母的我们,或者已为父母很久的你们,
都在回收经验(以前我们父母的教育)带来的后果,
最直接(拿来就用)也最有效(自己就是最好的果实)
只是我们都忘了,时代在巨变,以前的经验显得不那么好用了。
如果我们能问问孩子,你想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也许就不会送书;
孩子也会吸收我们行为方式,也会问问父母,大人们想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也许就不会送奥特曼了。
也许看到这里的你会说,
你好烦喔,是的,我很烦。
因为让你不舒服了,
而你愿不愿意去感受,
这份不舒服最后的呈现是什么呢?
要不明天,试试问问孩子,今晚你想吃什么?
看看孩子会不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谢谢读完!
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进击的二二,写字不易,劳烦您帮忙关注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