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说过: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如今深以为然,感触颇多。
🪴
昨天周末,跑完五公里一看时间不到6:30、便想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刚到菜市,就看见一位女士在拉扯着她的孩子。
🪴
当我走近时,便听见母亲在对孩子说:你有听见阿姨说吧,他们每天四点就要起床,五点四十就要出摊,晚上8点才能收摊,他们一天好的时候才有3.400块
🪴
“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你的生活也和他们一样,干着最辛苦的活,拿着最少的工资。我和你爸以前读书不行,你就不能给我们争争气吗。”母亲苦口婆心的说着,旁边的孩子完全无动于衷,许是孩子无法感受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吧。
🪴
看着母子俩的互动,不禁想到小时候,我的母亲也和我说同样的话,可那时的自己应该和此时的小朋友一样。无法体会母亲此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
🪴
人生的路有100步,你多走一步,你的孩子就能少走一步。我想大多父母都和我一样,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想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这些年我用亲身经历去验证了多读书的好处,除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为我回家基本不玩手机,要么写作,要么看书,孩子们也慢慢变得喜欢看书了,我想这便是榜样的力量,孩子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吧。
🪴
分享一些和孩子相处的心得:
1.说教讲道理我发现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我只要每次讲道理,孩子们总会说,老师天天在学校里讲,回家你又说,我都听很多遍,耳朵都起茧了。要能听进去,早都听进去了。
🪴
2.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就算父母把他未来规划的再好,孩子不领情还是枉然。这话是我17岁的儿子对我说的。有一天不知怎么和他生气了,然后他大声的告诉我这句话。后来我冷静下来想想确实如此,对于孩子,我们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
3.坚持阅读,除了会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更能让我们离孩子内心更近一步。步入青春期的闺女老说我不理解她,刚开始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
后来我去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我才明白,孩子向我们倾述她发生的一切,只是希望我们接纳的她的情绪,并不需要我们给建议或者解决方式,可我刚开始会给孩子建议,自己的解决方案。不知道姐妹们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和我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