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确切说是学校联合+儿童心理学科组织的家庭教育课堂。孩子回来传达老师的话,说"最好是爸爸去参加"。
教育的重任大多是在妈妈们肩上,有的爸爸很少参与。孩子教育的好与不好的责任都会归结于妈妈一个人。这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原因。
那天,值得庆幸的是很多爸爸也到场了。先生也跟我一起去了。他听得很认真,还做了笔记。他说来了收获很大!我说:这是觉悟的第一步,同学才能同思,同思才能同频,以后我们一起学习吧"。他不语,我们相视一笑...
那天,听着那些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有抑郁的、有失眠的、有厌学休学在家的、甚至有自sha的...心好似被什么重物狠狠重击了一下,忍不住颤抖。是颤抖也是警醒。老师说到一个教育理念,也是我高度认同的:那就是和谐的亲子关系,大于一切,大于成绩!
我们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养育环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回顾我跟先生为孩子创造的原生家庭环境。
我们两个带着原生家庭烙印的人结合在一起,刚有孩子那会儿,在教育上冲突不断。他说我不对,,我说他是错的。
他是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是个好爸爸,带孩子们玩,带孩子们吃好吃的,有时间还愿意给孩子们做好吃的..他有点大男子主义,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孩子也会很严厉,经常批评孩子,不允许他们犯错.,家庭气氛一下子冷下来..我在婚姻中是个追求平等的女性,同是也是一个好妈妈,愿意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我是一个偏佛系的妈妈,允许孩子这样或那样,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我觉得家庭欢乐的气氛比什么都重要...相对于,饭粒子掉地上了,把衣服弄脏了,都是小事一桩...
2017年我的功课来了!自身成长的功课需要我去突破,在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以及学习心理学后,我在心灵成长方面完成了质的飞跃。尔后,也开始接触了家庭教育书籍,也验证着我的大的教育方向是正确的。
后来,为了孩子,我走向家庭教育,是小教培机构校长,是老师...虽然我对自己的成果依然不满意,但是我愿意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己...希望能够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能帮助到她/他。甚至托举她/他!
我也因此,对先生的教育不再完全嗤之以鼻,把他好的地方跟我的好的地方融合在一起。要共同关注孩子教育参与孩子教育!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责任人,为孩子人生结果兜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