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融合课?我认为融合是关键,如果一节课下来,所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节完全可以被传统教学所替代的话,那么这样的融合便是无意义的。就比如老师上课只使用PPT,利用投影仪和计算机来进行教学或是单纯的使用电子白板,除了在使用一些影像资料的时候便捷一些,但这些不能称为真正的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信息技术以提高课堂质量为主,在老师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为了展现技术而强行融合。
那么如何上好信息融合课呢?今日的共读中,陈蕾老师提到三个关键点:改变理念、坚持常态化使用和加强教学反思。
改变理念是必要。新课改下的学生观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以及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都在强调主体是学生,作为教育者,如何看待学生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行为,更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态度和方式。
常态化使用让业精于勤。王博士在书中提到了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三个标准,那就是必须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三点标准并不是针对学校里的某个特殊班级或某几个特殊群体,而是针对全体学生。“课堂用”是指普通教室达到信息技术软件的配置即可,“经常用”的“经常”二字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呢?王博士在第37篇《推动信息化教学要做好的第一件事》中介绍了创新扩散大师埃弗雷特·罗杰斯和杰弗里·摩尔提出的创新扩散论和证明周期理论,即新科技的普及会面临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一道鸿沟,只要普及率能跨越鸿沟,那么市场就会自然推进到晚期大众,甚至落后者,达到全面普及。
如图所示介于早期使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鸿沟,大约是16%的普及率,也就是六分之一的比例。当科技被接受度超过16%,便跨越了这道鸿沟,会有更多的使用者慢慢接受它,直到普及之大多数人。
那么“普遍用”又该如何定义标准呢?书中提到由于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不同于一般环境,且信息技术使用必须融合教学的复杂高度,所以应将这个标准定在一般科技跨越鸿沟的两倍,也就是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都能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才达到“普及”。如何做到这样的“普及”呢?第一需要优化硬件,也就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第二要建立可复制的教学模式;第三是学校领导要亲力亲为;第四是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开放胸襟。
加强教学反思让行成于思。传统教师观强调教师是研究者,要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新课改后的教师观仍然提到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对待自我上,强调的是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这样的改变时期,教师更应该做好自我反思,促进个人成长。
其实不光是学生,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人,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本身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做16%之前的早期使用者,跨越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这条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