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似乎没有以往那么平静,在度过了将近一个多月的居家隔离,大家心理似乎也被闷得不是很愉快。最近刚过了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但我却听到好多人和我说失眠了,一早起来刷个朋友圈,都可以看到半夜3点还醒的的小伙伴。如果你最近总觉得心烦、失眠、口苦、咽喉干、眼睛干,别担心其实大多数的人和你一样,正在经过这段适应期。
最近有位朋友联系我,是在过年前来门诊调理的一位病人。之前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月经紊乱、睡眠品质下降,在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之后趋于稳定,所以在过年前结束了他的治疗。原本想着过年大家回家后,心情总是愉悦放松的,失眠等情况自然而然的就会好很多。想不到这次遇上了疫情,年后又一直迟迟无法开工。上周联系我和我说道:我又失眠了,而且最近心情一直很差。
究竟是为什么呢?美国前几年有个很有趣的研究报告,他们发现在春季本身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的人总是特别容易犯病,而且大部分的病患总是需要在这段期间去增加他的抗焦虑药物的剂量,而且大部分的人还会伴随的失眠心烦的情况。同时,自杀率往往在春季也是偏高的。叶天士曾经说过:“冬不藏精,春木萌动,水弱木失滋润,阳气遂化为风,风木乘胃则呕逆,攻胁则肋痛,射心则烦热,眠难安。”这段话很清楚的点出了在春冬交界之时我们人体对于自然的反应会有哪些,其中就是风动射心则烦热、眠难安,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这段期间的失眠,其实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
第一种是病理性的失眠:
这一种情况很好治疗,多本是因为因为周围季节变化迅速,人体对于因为气温、气压和太阳的敏感变化,导致我们肝气的调节功能失效。体质好的人,对于这类的变化其实很快就可以适应。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因为气血不足、肝郁气滞两大类型失眠的人群。在临床上我会使用八珍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来治疗这类型的人,效果往往很好,搭配针灸在第一周就有明显的睡眠改善。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你的阴阳气血调平衡,阳一旦入阴,到了夜晚你自然而然就可以睡的安稳。
第二种则是和情绪有关的失眠:
这一类型的失眠就比较难治了,因为原因比较复杂,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观念。从中医的角度来思考,这类型的失眠往往是因为长期的肝郁导致的魂与魄的分离,也就是说肝郁从一开始影响的气血,最后影响到了我们的“精“的层面。因此,这一类型的人在治疗上往往需要针药结合。针灸起的是开通肝郁、改善淤血的效果。而中药方面则需要选用一些具有镇静安神的药材,如龙骨、牡蛎、磁石等将分离的魂和魄能再次的聚在一起。
这里可以分享一个帮助睡眠的汉方
玫瑰花15g 合欢皮15g 夜交藤15g 代代花15g 百合9g 乌梅6g 淮小麦30g ,具有安神疏肝、养神收敛的效果
这类型的人群,可能往往都还会服用如黛力新、思诺思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一开始接受中医治疗的时,不能马上停用,而是要阶段性的减量,之后则可以完全依靠中药助力直到完全康复。这段过程可能会比较难熬,但是临床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其实情绪的不稳定和睡眠质量的波动,两者都是会相互影响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循环中找到一个突破点。有些人从情绪着手,睡眠也因此改善了;而有些人则是从睡眠着手,休息够了隔天的精神也好多了。医生在这其中扮演的则是一个引导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得靠自己本身对自己的了解和疏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