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糖的老朋友。他用了很多年的口服药,但后来血糖控制不好,所以改用胰岛素。用胰岛素降糖效果不错,但有时会出现低血糖。生活中的琐事很容易打乱固定饮食的计划。例如,昨天的电话会议让他错过了晚餐。小张随即出现头晕、出汗症状,一次血糖检测仅为2.8 mmol/L,吃了几片糖就恢复正常了。老王深深地叹了口气:“啊,口袋里装糖果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胰岛素治疗确实直接替代了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但缺乏胰腺“智能”调节的机制,这就带来了治疗的双刃剑——疗效强,但有低血糖风险。有没有一种更智能、更省心的药,既能有效降血糖,又能根据血糖水平智能降血糖?当然!
据说,如果你想做好工作,你必须先磨快你的工具。我们来看看胰腺是如何控制血糖的。
揭开“胰岛β细胞”——“智能化”糖控的秘密
胰腺如何控制血糖?胰腺有一种叫做胰岛β细胞的细胞,它能根据体内血糖的变化敏感地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在运动中,大量的葡萄糖被消耗掉,血糖降低。胰岛β细胞能立即感知到血糖的下降,并自动、迅速地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餐后,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迅速上升,胰岛β细胞察觉到变化,立即增加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因为胰岛β细胞能感知血糖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传统治疗的局限性
传统的糖尿病治疗一般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不能像胰岛β细胞那样“智能化”,不能根据血糖的变化自动调节降糖效果。因此,糖友们只能依靠严格控制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比如,食物需要固定和固定,运动需要适度等等,这些都给糖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胰岛素治疗还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否则,血糖高低易发生,并带来未知的风险。
智能降糖药带来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市场上各种新型智能降糖药层出不穷,给广大糖友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一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提高体内胰岛素水平来降低血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格列美脲不会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有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但如果患者胰岛功能较差,即使是最大剂量也不会有更大的降糖作用,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会因患者而异。
SGLT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当血糖升高时,SGLT2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尿糖排泄而降低血糖水平。有趣的是,只有当血糖超过肾葡萄糖阈值时,才能发挥降血糖作用,而不是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Ddp-4抑制剂可通过抑制DPP-4酶而降低GLP-1在体内的失活,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高的时候,GLP-1会扩张力量,有效降低血糖;血糖稳定时,GLP-1会回落到第二线,慢慢降血糖。单用DPP-4抑制剂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当然,应该注意的是,DPP-4抑制剂有轻微或中度的体重增加。
根据GLP-1的特点,还有一种更直接的药物,即GLP-1受体激动剂。其最大的魅力在于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低血糖机制,即血糖浓度越高,GLP-1受体激动剂促进胰岛素释放的作用越强,有助于迅速控制高血糖;当血糖稳定或过低时,药物能促进胰岛素释放,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减弱。通俗地说,GLP-1受体激动剂强时降血糖作用强,弱时弱。可按需降低血糖,实现心随“糖”运动的血糖“智能”控制,保持血糖相对稳定。[3]
然而,GLP-1受体激动剂不能完全替代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降糖机制之一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适合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但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广大糖友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与医生沟通的基础上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心随“糖”动起来,糖控更“智能”,越来越多的新兴毒品将让我们的生活离自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