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自己并不想买购物,但是就是因为有个优惠券而剁手的。还有本来买一个东西预算80,但是人家拿来“更好的”的价值120的东西跟你对比,你最后花费120买了推荐的东西,但是其实效果其实差不多!有木有!有木有!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怪你,只怪世间套路多!有些套路是防不胜防,而更多的一些套路其实是我们知道但是却甘愿被套路!
01
对比法
我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面都有微商吧,大部分都是卖莆田鞋,化妆品的比较多吧~
最近朋友想买一双阿迪的贝壳,因为正品需要5百多,就找上了天天在朋友圈刷屏,远在莆田,近在朋友圈的他(并不认识,朋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之前咨询过,报价是280元,准备就这个了,对方说其实还分不同质量的,钱差的不多,但是质量还是不一样的,一份价格一分货,其实对方说的什么二层皮,头层皮,真标朋友其实也不懂,只能问:“哪个卖的比较好”,不出所料,对方直接推荐最贵的那个!朋友最后想了想,钱也差的不多,还是买个质量好的吧~最后花了320买了那个对方推荐的质量较好的那个!!
其实这个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使用的就是对比法,有良心的可能是真的有区别,但是我认为要想多挣点,大部分的三者的品质应该差不多,再无良点可能就是一款鞋,你不管要哪个,他给你发的都是一种鞋,但是你自己也不知道其他的质量是怎么样的~
其实你就算自己知道了,但是也过不了心里这个关,总是会心存侥幸,有一分价格一分货的想法,觉得对方应该不会骗你,想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到最后就算看透一切,但还是会买320的~
02
倒计时抢购法
这个运用最多的应该属电商平台了,某猫、某宝、某东用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还记得那是去年快到双十一的时候,想给家里买个洗衣机,提前一周就看好了洗衣机,但是双十一凌晨十二点才开放购买,上面还写着限量抢购!!!我就这样静静地等待双十一凌晨12点的到来!
那天瞌睡的我楞是坚持到了12点,提前就打开那个购买的页面,就等着开抢。12点到了,看到预约按钮变成购买按钮我就疯狂点,谁知道上面直接弹个提示框,“您购买的商品已被抢购完”!!!直接变成了缺货状态,心里顿时阵阵遗憾,还想:“TM的,自己手气怎么那么不好,这都抢不到,性价比这么高的冰箱估计很难有了”。
因此就想着睡觉吧,明天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同类型的,突然手机出现一条短信息推送,上面写着:“由于冰箱销售火爆,还有很多用户没有购买到,我们从总部直接又调了一批冰箱购用户购买!”我打开购买冰箱的那个页面,惊讶的发现又可以购买了!可想而知,我最后购买了那个冰箱,并且心中一阵狂喜~
之后那个冰箱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缺货的情况,我才意识到,这都是TM全都是套路,用倒计时和抢购完毕再补货的方式,营造一种商品很抢手,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氛围!!给那些犹豫不决还想再看看其他的品牌的人一种急迫感,促使他们尽早下单,给像我这种本来没抢到,后来又抢到的人营造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
话说回来你这推送推得我真的是猝不及防~
03
推荐朋友得到优惠券
这个是一款刚出不久的类似每日优鲜的app,他的机制就是新用户送15块钱代金券,如果你每推荐一个注册并下单,你就可以获得在获得15块钱代金券,但是代金券必须满40才可以使用代金券,而且还有时间限制过期作废!!
为了获得更多的代金券,我就将邀请发到我们公司的群里,之后就有三个同事通过我的邀请注册并购买了水果,我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三个15块钱的代金券,但是之后我发现我并用不完优惠券,最后因为代金券快过期了,我本来没有想买水果,但是秉着不浪费的原则,为了“占便宜”又买了2次水果,把代金券全部花掉了!而且每次为了凑单买了很多“多余”的水果,买那一些多余的水果纯属为了用这个代金券!
这样算算,每次为了用优惠券,自己花的钱更多了,本来没有想买这么多水果,但是为了凑单用优惠券被迫买更多的水果!其实,这个就是平台的营销手段,利用朋友一个个推荐得到优惠券并使用,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又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又增加了平台的成交率,增加了营收,一举两得!
用此模式的还有美团、饿了吗,分享朋友圈抢大红包!!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营销套路,就算我们可以看穿,但还是依旧甘愿被套路!!
鲁迅有句话说得好呀:“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套路”!!
我,一个集美貌与才华的小胖子,会不定期的分享有关自己的营销心得,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支持的右上角点一波关注!!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