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居??密友翠花抱着一大摞从图书馆刚刚借回来的建筑作品解析图册,气冲冲的扔在了我的床上,并义正言辞的跟我讲,最近再也不会跟我去蹦老年迪了,乖乖在家抄图。What?抄图,干嘛?难道是想去广场卖艺?
一问才知道,年前家里不是帮她接了9个活嘛,帮忙设计了2个后,被人家投诉,说设计感真差,都没有某某大师的50分之一好。翠花咬纸含泪的跟我说“老娘要是能设计出大师的感觉,他们现在都摸不到我的鞋边”。
建筑领域的各种前辈往往会将大量抄平面视作学设计的一条“辛苦的捷径”,但是那些毕竟都是别人的成果,再学建筑的几年里,我想所有的建筑学子都尝试过用这种方法提高自己。
抄了几百张建筑图纸,你真的学到了大师精髓吗?
1、
抄图,我记得我是从大二开始的,那时候对建筑学学习也很迷茫,老师也很渣。觉得那就安心看看书,先是把《建筑空间组合论》、《形式空间秩序》、《建筑语汇》这三本书抄了两遍,感觉明白了些基本的建筑道理 ,起码知道了对立统一、韵律等形式构成的基本审美和判断,其实这点很重要,却容易被那些好像“眼高手低”的同学忽视,比如同样模仿一个原型做建筑设计,形式构成基础好的同学做的就是要耐看一些。所谓基础不就是这种通过手脑不断反馈的记忆嘛,说的过分一点,就是学习一种被定义了的“好看”得原则。对自己的课程设计绝对有帮助,感觉开窍了。后来还抄绘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析》,大概在大二下学期吧,反正是踏踏实实看了很多基础书籍,以上言论仅对大一大二阶段,以下言论针对高年级。不要把抄图跟快题混淆和类比,两种境界,不同目的。
—— 阿正
2、
我是学规划的,没有抄绘过那么多,但很赞同抄绘的意义。
设计虽然是创意,但在入门阶段需要大量的案例积累,这点是肯定的。
如果你不喜欢抄绘,那么就要求你喜欢游学,去亲自体验全世界各种风格、各种主义的建筑,从外观上不同角度去体验,走进去从各个内部空间体验,你才会知道原来这样的设计能带给自己这样的感受。
所以,第一,如果你刚开始学习没有精力和金钱去游学,抄绘自然就是图面化的体验方式;第二,很重要,假设你有钱有精力去游学回来,你怎么把你的体验落实到草图、平面图、剖面上呢,那种体验又是怎样通过设计图纸表现的呢,因此,你还是要抄绘,当然此时你可以只抄绘你感兴趣的建筑。
所以,抄绘很重要,入门必须学。
比如我大一抄绘了范斯沃斯住宅,因为觉得很简单,不就是几个矩形吗,这房子尼玛有啥意思,一点也不吊。后来读博士到了美国,亲自走到那玻璃跟前,才对当年的抄绘恍然大悟,当然大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反正如果不抄绘,估计当时就会像个游客一样心想,这房子尼玛啥意思,真是一点也不吊。
—— 林大
3、
我用了2年半时间抄了几百本吧,一个月差不多抄30几张,左右觉得越来越容易想清楚从哪里开始下手了。其实抄的时候不一定要完完全全的都抄下来,每一个案例都有自己可取之处,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去抄就行。
—— 古大只
4、
我们这代人真的要抄绘建筑大师作品的话,请用电脑直接建模去推敲,不要再去练手绘。即使是古典的平面,也是要推敲其中空间秩序的,单纯平立剖是很难理解的。
不好意思开个地图炮,看看回答里分成模型和手绘2派,手绘派的思考深度明显低一个级别。画一堆平面构成,造出来除了鸟觉得有趣,人真的看得到么?无非是建筑师和平面图接触久了,自己的YY罢了。
手绘能想清楚的空间和节点,大半都是上个时代的建筑了,长期手绘的结果就是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和建模党有巨大差别,我和大量毕业5年内人交流都发现这个问题,上一代手绘特别好的建筑师根本想不清楚这一代建筑的空间和节点构造。不信你让他们手绘个异形出来?我和他们都没法用剖面交流,得要建模才行。但是和最近几年的建筑师都没有问题。想不清楚怎么画得出来?想清楚了画不出来还能建模。
—— 浪行
5、
其实抄图这件事情,更多是借由抄绘的过程,达到通过练手而至“练心”的目的,也就是说,怎么抄,抄多少其实并不是这个事情的核心,核心在于过程中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你可以用丁字尺画图板工具线条严谨操作,也可以徒手绘制洒脱自如,或者直接用SU重建一下模型也未尝不可,甚至于实地考察我认为也属于一种“抄图”的方式;你可以选择某位建筑师的某件或某几件作品深入研究,形成体系;也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只要看到喜欢的都“抄”下来,丰富自己的设计手法。我个人的方式是习惯于用网格纸+徒手线条,这样的做的好处是速度快,比例容易掌握。
—— Chan Alex
6、
目前已转行,感叹大家把这些功力用在别的合适行业,注定大放光彩,如今却在建筑领域苦苦煎熬也鲜有大师的机会更没有对应应得的money。。
没抄到几百个,综合平立面和节点抄过 顶多几十个建筑吧。
最大的收获是发现zaha扎哈哈迪德 和 白迈耶 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从而更好地做出模仿zaha的作品。
只抄平面用处有限,最好把立面,剖面,节点,等等等都一起抄下来,并且画立面和透视等等等的时候,思考他们之间的对位关系,作者如何思考等等,并且做到这些,一个建筑细致研究下来会话费很大精力。
其实不用几百个,好好分析几十个已经大牛了。。。对空间和秩序的理解会上一个层次,当你再抄zaha的平面的时候,你会发现zaha和白迈耶某方面是一个流派哈哈.....
—— 小名
其实有些时候,在飞机上突然觉得看到的几个方案不错,就拿起笔画出来对比。反正很随意,也不需要凌美、红环高大上的纸笔,它是你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了,跟刷微博一样。随便拍些本子里的内容,抄图给自己看的,你对自己抄绘内容的回顾远远大于这个图形本身,不是说一味的追随大师的作品,就能有更好的设计功底,大师跟你毕竟是两个人,品味和形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这对未来方案设计很重要。
夜谈时间:
真正踏踏实实抄了几百个大师建筑平面的建筑学子,你们从中收获了些什么?
本文编辑:翠花、穗酱
排版:momoko
校对:千鹤、Begin
图片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