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读过于娟的这本《此生未完成》,在微信上留下了记忆:“火红色的凤凰花怒放在枝头,有质量的生命无所谓长短”。几年后的今天再读,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地跳出这句话。是的,有质量的生命,无所谓长短,于娟,就是这样的人。
重读这本书,收获更多的是感动与震撼:一个弱女子在被病痛折磨得九死一生,在生存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情况下,仍满怀淡然乐观,留给我们如此多、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已经是一个废人了,要变废为宝,环保嘛…”
我感动于她以自身的抗癌经历对众生的无畏施(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无畏施是布施的一种,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她的恐惧,这一类的布施叫做无畏布施。)
她知自己的大限将至,无力回天。但却无所畏惧,坦然面对。她说,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到生命的尽头,她都坚信自己会更强。她要给宝宝、亲人、朋友以及关注她的世人留下一份独特的思辨财富,给人勇气、激励和爱。
细读于娟的成长经历,在查出乳腺癌之前,堪称完美:她有快乐成长的童年,父母给予了她健康的体魄,美丽阳光的笑脸,以及智、情二商俱佳的头脑。上名校、读博、海龟、名校教师...一路顺风顺水,功成名就,收获了无数的鲜花掌声,同时还赢得了爱情、家庭、孩子、友情、自我价值。突发致命癌的经历,就如同展翅翱翔的雄鹰被雷电瞬间击中翅膀,推着她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是什么让她有勇气面对生死浩劫,表现出洒脱和大无畏的气概?我想,除去自己个性里的坚强乐观,大概就是家人和朋友的爱吧。每一个可以在一个阶段中存活的癌症患者,背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家庭支撑,包括经济的和精神上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她那一颗“废物利用”的博爱之心。
于娟的家人,真是相当特别又给力的一家人,这大概和他们与常人不太相同的价值观有关。书中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受感动。其一,在于娟不明疼痛最终被确诊为乳腺癌时,一家人瞬间扒开乌云见日出,因为乳腺癌是所有能想象的各种恶疾中,相对而言最轻微的一种。另一个细节,是于娟生病期间,爸爸每日熬药送饭,丈夫边忙自己副教授的工作,边在医院陪护,伺候病人吃喝拉撒。尤其是妈妈,在山东继续赚钱维持生活所需,同时照料于娟的“能源林”。于娟写道:她是我亲妈,所以她知道我那一刻最需要的是家庭“生活在继续”的有条不紊,以及社会心愿的未竟之事有人继承,不是多一个人伺候屎尿。
我是好事之人,读完书后还特意去网上搜集关于于娟家人生活现状的图文。我震撼于于娟去世后,她的家人、朋友为延续她的梦想的坚持--“此生要完成”:于娟的妈妈舒平独自回到家乡山东曲阜种植能源林,以完成女儿未尽的理想;爸爸留在上海照顾土豆;丈夫“光头”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业环保公司,每年忌日都有在微博上发文悼念爱妻;土豆已经渐渐长大,已会写些文字怀念妈妈;朋友们也在进行着公益接力赛...于娟,你有着怎样沉痛惨烈的病患,就有着怎样充盈无悔的人生!
于娟短暂的一生,每一篇文字,每一段经历都洋溢着满满的生命力,她是真的活过一回。即便是在生命朝不夕保的弥留之际,她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网络更文上,没有人强迫她不要去做(这样的家人真好)。她做了,付出了一颗对他人的赤诚、博爱之心,也收获了更多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这个世界,除了父母亲人,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你的经历里、痛苦中收获着对自我期许的思考。这具被病痛摧残得破败不堪的肉躯,灵魂却是那般热烈璀璨!
于娟,七年过去了,你的家人、亲友继续追逐着你的、也是你们共有的梦想,你的绝笔之书也还是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勇敢去追寻。安息吧!我想说,有质量的生命无所谓长短——你,就是这样的人。
谁能为你延续梦想?
你又能为谁延续梦想?
我不怕死,我只怕自己没有真的活过。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