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L,小学成绩优异,进入到初中,周围同学都很优秀,也有努力学习,但是坚持性不强,比较随性,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了,家长管一下,学一下,但是管太严也不学,成绩在年级排名靠后。高中进入普通班,跟同学互动很少,上课也听,但困了就睡觉,作业零星写一些,对未来没有什么期待,从来没有想过,过得有点像“过一天算一天”。
个案X,小学成绩优异,家长是严管型,主要是妈妈很严厉,希望他出人投地,初中遇到优秀的同学,一下子就泄气了,努力过一段时间,但怎么都跟不上,就转而很爱玩,捣乱,经常被老师训话。进入高中,没有办法专注学习,经常用一些很夸张的行为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但同学都觉得他怪异,想法比较单纯,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
个案Z,小学初中阶段有过多次转学经历,成绩中上,初三因为网络沉迷休学一年,高中阶段,沉迷于自己喜欢的战术社团,跟班里同学互动少,学习上属于被动,只是听,不学,有时脾气冲动。
个案Y,初中成绩优异,初一、二阶段不太喜欢就读学校,也没有怎么学,初三时候想到一个新的高中,就努力学习了一段。高中,有过转班经历,原来想出国,现在想国内高考,但是发现自己很多不会,索性放弃,跟班里同学互动少,手机沉迷,睡不醒。
上面几个孩子,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个概括的话,大抵会得出一个“厌学”的标签。这些孩子,本身能力都比较优秀,但是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都变得不想学习,也不为自己现状困扰,老师、家长很着急,但是他们不着急。就像一堆棉花,你戳进去,他们也不会弹出来,真的是一种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无奈感。心理咨询工作中,往往是父母很着急,而他们并没有多少咨询的意愿和改变的意愿,你总感觉好像时机不对,得等待,等待什么呢?好像有一种感觉,是等待他们长大。
他们的家庭,也出奇地形似,这几个孩子的爸爸都是长期不在家,要不就是几个月回来一次,要不就是一个月回来几次,要不就是即使在家,也像个隐形人,没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给一个命名,就叫做“缺席的父亲”。缺席的父亲,往往背后就有一个怨恨的妻子,与孩子捆绑紧密的母亲,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
先说说怨恨的妻子,不管丈夫是为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还是为了事业的发展,在理智上为人妻子大部分也会理解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可是在面对日日的生活琐事的时候,没有人在旁边搭把手,甚至只是陪着,那种孤独感和无力感是很强烈的。再者,作为两性关系,情感上的长期缺失,身体上的亲密渴求不得,小别是胜新欢,但是也抵不过朝朝暮暮、耳鬓厮磨。一股无名火、怒气,时间久了就变为了一种怨恨。孩子体验到家庭里,妈妈怨恨爸爸,孩子对父亲的认同,势必不会太好。
再说说与孩子捆绑紧密的母亲,这样家庭里面的孩子,跟妈妈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TA能够看到母亲是如何辛苦劳累地为自己付出,跟妈妈的关系不管形式上是怎么样,情感上势必是很紧密的。母子关系的话,很容易激发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一种保护母亲的愿望;母女关系,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姐妹感,试图帮助母亲或者替代母亲消化这些不良感受。孩子甚至还会产生这样的无意识想象“如果我是一个孩子,我就能一直跟妈妈在一起,如果我长大了,就得离开妈妈,我不放心妈妈,所以我还是待在她身边要好一些”。
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父亲往往是意味着一种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与外在广阔的世界接触,意味着外在认同、权威、责任。如果家庭中父亲的缺失,孩子就缺少了一个社会化的参考对象,他对未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认识就会很模糊,甚至在与人相处中也容易出现退缩。没有来自父亲的肯定,总感觉自己是没有办法步入社会,长大成人,内心总是心虚得很。如果父亲还对自己贬低,不如索性玩玩混日子,是的,我就是个混混,以此来攻击,表达愤怒。
家庭里面的爱恨情仇,就是这样的丰富又复杂,任何一个人的变动,都能活化这样的结构,比如一个愿意回家的父亲,提供更多情感支持的丈夫,一个爱自己的女人,一个愉快的母亲,一个有活力的孩子,还有,“一个出问题的孩子”,危机也是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