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别人关心感动到的人。
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句客套性的问候,都能让我感动不已。
最夸张的是有次做手术,医生很详细地问我工作、专业等问题,后来复查的时候,他又特意和我提到我们行业的一些动态。那个时候,我正处于职业迷茫期,一听他说行业内又会有调整,不自觉地抱怨了一句,他见了忙安慰性地开了句玩笑。
此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这位医生对我格外关心,于是工作上也开始努力,搜集各种相关的考试信息,虽然还是不见有多大起色,但我已经准备好鼓起勇气主动正面和他谈起我这件事了。
然而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复查彻底结束后差不多半年,我去这家医院另外一个科室看病,想着顺便可以和那位医生聊聊工作的事情,于是心中还默默演练了台词,紧张却又装得故作轻松地和医生打了招呼。医生见到我先是下意识地说了一句:“不是都看完了吗?”听到这话,我心已凉了半截,脑子也空白了好几秒,根本没有想开口的心情,可见他已经礼貌性地准备倾听,我也没办法,只得支支吾吾、语无伦次、抱着豁出去了的心态把之前准备好的台词说出来,却发现对方早已忘了我什么专业、什么工作,最后我涨红着脸,非常搞笑地结束了那次对话,医生也像看了个小品一样一边忍俊不禁一边继续工作了。
我之后失落了好长时间。
后来我看到有朋友写生病时的文章时总会提到医生会详细问清工作、婚姻状况、家庭情况时才知道,这是医生们的例行公事。
再后来我坐在窗口工作,也会有办事群众主动问我工作、家庭情况,我开始慢慢接受这只是一种客套,为了显得亲近,办事能更顺利。
窗口工作时间久了,我也会主动问起办事群众的工作、家庭相关问题,此时我心中再也起不了任何感情的波澜,我也把它当做一种客套而已,对方工作家庭好不好?有哪些问题?能不能解决?我也不知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也给不出建议和方案,问完了就是问完了,和我也没有太大关系,仅此而已。
我发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客套话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仪式,说两句大家也就知趣地打住了,根本没奢求别人给出建议或帮忙解决。
一般像我这样救命稻草般地抓住别人客套话来研究的,往往是过得太不好或是自作多情了。
也有可能两者兼具。
电影《妈咪侠》里,女主角阿爱也做过类似自作多情的事,对象也是位医生,当医生回答完阿爱的问题后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没有朋友吗?”言外之意就是这些话题都是可以和朋友讨论的,阿爱天真地回答:“你就是我的朋友啊!”医生一愣,边用笑来掩饰尴尬边说:“哦!是!是!”那时,阿爱真的过得挺不好的,也因为单身太久,有点自作多情了。
也许医生们很容易成为我们的移情对象,是因为他们出现在我们生病的这种脆弱的时候。
生活中,对别人好的热心人很多。
而真实情况往往是:那个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人,Ta对所有人都好,并没有对特别你一个人好。
问题出在你身上。
是你太内向太寂寞朋友太少,才会把别人的一句例行客套话看得太重。
多出去走走,多交往朋友,多读书,提升自己,开阔视野。
世界很大,未来很长,总有一天,你不必自作多情,也会有合适的人给你合适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