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刚上大学。一个几年不见的老朋友来信,说让我回封信给她,她想对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当时,我并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最终也因为不明白而搁置了那封回信。
然后,没有然后。
她来看我。并没有像传说中那样浪漫的带着花来,而是满满两大包吃的。甜的糕点,苦的中药,还有无味的待加工食品。我陪她说话,天南海北的聊着,自己完全停不下来。
自从初中毕业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学四年,第一年我坐火车去她的城市看她,第二年她来我做兼职的超市见我,第三年和第四年,我们只在彼此的书信里相见。毕业后我去了南方,她留在北方。我们就这样在看似遥远的距离下,度过了各自人生中最灿烂的九年,即将步入第十年。
我想,自己有许多话要对她讲。那些缺席彼此生命的九年里,没有写在信里,反反复复念叨的“总有一天,我要告诉她……”。然而,我们只说着无关紧要的话。
她走时,我执意要送。过马路,她拉着我的手腕,像当年一样。十五岁的夏天,我们一起跑过路灯下的光圈,一起追逐夜晚的风,她就像现在这样拉着我的手腕,那是最纯粹最快乐最少女的十五岁。这么多年,我始终念念不忘这些画面。就好像,我们还是当年的小少女,我们谁也不曾长大,谁也不曾离开。
可是,毕竟不是了。
余生里,我们是见一次少一次。重逢时有多期待,离别时就有多不舍。而我也终于明白,故人是属于回忆的。见着现在的她,就如同见到过去的她和过去的自己,连同过去的生活。就像那封回信,与故人的交汇,是与过去的重逢。只有再见到当年的自己,友好和解,才能安心告别,过接下来的人生。
我们依然有许多话未能说出口,也无需说出口。她知我喜甜,便带着沉甸甸的糕点;她知我气血虚,便准备好补气血的食材,还交代如何料理。我默默的收下一切她的好,对内心只字不提。
其实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我就无法再去追究曾经的遗憾。生活多么美好,曾经缺失的,日后都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予。所以,又有什么要紧呢?连记忆都会有偏差,生活又怎会按照剧本演出?
我心知路途遥远,下次相见还无定期。然而,我终归还是要送她走。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