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王建林 QQ723358712
看图,不同的排列顺序,会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ABC ABC BAC BCA CAB CBA
同样的图,不同的排列和设计,得到不同的效果,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亦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同一节课名师和我们上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因为教学设计不一样。
为什么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
教学起点——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
教学过程——怎么达到
目标达成评价——是否达到了
当前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数学老师的三宝:课标、教参、教科书
个人补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同时还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直接经验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主动的观察、操作、比较、抽象、分析、概括等数学活动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经验;间接经验则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数学教材中的相应结论,或者从教师、同伴那儿获得的数学知识与理解。以下一则案例能较好地体现处理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我们往往忽视学情
教学内容的分析
以《6和7的认识》一课为例,解读教材设计意图
1、图
2、尖
3、点
4、数字6
5、六边形
让学生经历从直观→抽象的过程,渗透十个核心思想中的模型思想
个人补充: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整体把握教材,专业的读)
讲师建议——研究一下人教版官网,能够把整套教材教一遍,
分析教材内容的:比较,还原,转化,开发,调整,挖掘
学生情况分析(直面学生现实,用心读懂学生)
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材
一个前提——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
一个基本——读懂教材
一个意识——研究学生
个人补充:课堂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分析教材中找,难点从分析教材和分析学情中找
注意:教学重点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教学的重难点有时具有统一性,完全重合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互动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理解性和学习的反思性。如果实现了这些特性的课堂教学,那么,这节课就可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好课。
1、数学化设计理念
学数学,就要多想想为什么,那样你才会学到你想要的知识,数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兴趣,更多的是一种睿智。
2、(没有记下来,哪位老师可以发给我?)
3、活动化设计理念
狠抓四基四能
个人补充: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与关键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词:生活、需要、兴趣、简单、创新、方法
推荐搜索:施乐旺老师的教学设计
个人补充: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个人补充:
叶澜教授提出的一节好课的五个评价标准: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