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凡事总喜欢和别人较真,也喜欢和别人较劲,自己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还总觉得自己挺有勇气,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敢于挑战权威,还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
记得好多年前,我的一位老同学曾这样点评过我,年少轻狂、“舍我其谁”。
我记得初中二年学习左手定律、右手定律,当时物理老师在黑板上划了个左手定律图,我看他画的那个图与课本上有差异,也不管老师是什么感受,举手报告指出老师画图的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和老师理论起来,搞到老师下不来台。好在这个老师是我奶奶娘家亲戚,否则够我喝上一壶。
还有一次是高中一年级,当时语文老师讲逻辑,讲到充分必要条件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称:充要条件 ),反之亦然 ”。关于“充分必要”的逻辑关系中,包含了充分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我记得当时在如何区分上述关系这个问题上,我和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展开了充分的交流,A能B,B能A,A不能B,B能A,A能B,B不能A,最后把老师给绕晕了,后来老师说下课再聊吧。现在想起这件事,我感到非常对不起那位刚刚大学毕业的L姓年轻老师,一晃三十多年了,我始终没有见过他,如果有机会再见到他,我一定会深深的给他道个歉。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上世纪90年代出来工作后,我还是那样,碰到什么事,还是辣么的较真。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娱乐,下班后也就是看看书,看看电影,有时我们也会无厘头讨论书中人物,没事也争论争论令狐冲武功厉害,还是张无忌厉害,其实他俩是金庸笔下不同小说中的人物,完全没有可比性,但却常常和同事们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来实在可笑,这无异于关飞战岳飞。
再就是平时和朋友聚餐什么的,也特喜欢较真,年轻时总认为自己酒量尚可,打破周边无敌手,不但敢于挑战酒量,而且还要比速度,现在想来,真是“年少轻狂”啊。记得有一次在工业大道与工业七路交汇的啤酒堡喝酒,那1.2L的扎碑,那可是一口气喝完的,当时在场的有L先生、S先生等。直到有一次,记得是1989年某天和罐区同事在大排档喝啤酒,当时夸口说跟他们7、8个人一人搞一杯,忽然一位老兄跳了出来说和我单挑,我一看这架势,心想,这下遇到真神了,还是认怂了吧,有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哈哈。
生话中我是这样的较真,工作中貌似也是如此
记得1989年公司筹建初期,我当时负责实验室装修,应该是监工吧。我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检查装修质量,每天拎个小铁锤轻轻敲打那贴好的磁砖,如声音呯呯响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二话不说一锤下去,要求重新贴磁砖。不过还好,几锤子下去,后面的装修质量杠杠滴,那老实验室在公司现在食堂的一侧,一直用到了1995年。
还有就是1994年,公司刚刚开始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那时候大家对管理体系都不太熟悉,在记录上签字有时不太规范。有一次,我检查发现有个车间的记录不规范,并做了不符合的记录,当时品管化验室是由生产经理负责,那时他担心体系外审查到不合格记录会影响外审通过,就找我沟通此事,也把他的担心和我讲了,我认为这个不用担心,并和他理论了一番,我说“生产过程出现记录不规范问题,但经发现并纠正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不合格的记录不会影响体系外审的”,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修改,最终还是保留了这个检查不符合的记录。当然如我所讲,这个瑕疵是没有影响到外审结果的。但因为我的较真,那年年底我本该的升职却给泡汤了,虽然我的主管Z小姐在B经理面前给我讲了好多好话,但却无济于事。虽然这件事过了整整25年了,但当时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虽然当年没有给我升职,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后悔,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该要坚持的原则。
再就是2004年,我们出差到天津筹建新工厂,天津新工厂位于津滨保税区,当时那是一片滩涂地,我们初到时还在土建,漫天尘土飞扬,边上不远处的散货码头还不时有黑色煤灰飘来,每天下班后照镜子看到自己灰头土脸的。待到工厂雏形建起来后,我们开始建设化验室,为了一个实验房布局、通风,一个天平房的防震,一个气路管道走向、排布,以及实验室装修进度等,我和负责工程的J工每天有交集,有时会针对一个小小的实验台磁砖和他吵起来,有时甚至会抓住他骂一顿,以致J工看到我都绕路走,实在有些怕我揪着他。不过说实话,正是由于要求高,实验室的装修质量才会更好。多年后和J工聊起当年的往事,他还心有余悸,每次见面都要先喝上一杯压压惊。现在想起,我也在问自己,当时那种严苟是不是太过份了?
还有就是,当年我们在天津新工厂工作时,照搬原来工厂的一些管理制度、作业流程,以致新工厂新进同事很难适应,是否如同新购买的车子需要磨合期?我们回深圳述职时,我的顶头上司老L先生跟我们讲,天津新的工厂好比是盐碱地,你们未经改造就种水稻,这能行吗?即便是好的管理,也是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施,切不可一刀切。听了L先生的话,我们醍醐灌顶,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如之前般强势推行,而是先做好培训,然后慢慢地循序渐进的推进各项工作,这个效果比原来的强行推进好多了。
多少年一路走来,我自己也有些体会
也许、或者、可能是品管职业使然,无论是进货检测控制、生产过程管控,还是仓储运输、市场终端等检查控制,还是平日里大大小小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我还是那么喜欢较真,还是那么的斤斤计较,可以说容不得半点的含糊,并美名其曰“众口皆碑是品,斤斤计较为质”。
年轻时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喜欢较真,这到底好不好呢?过去我可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总是觉得较真是自己的优点,无论是什么环境,什么事情,殊不知,我可能是把缺点当做了优点。现在想想,如果是产品质量或者食品安全问题,那是原则性的问题,这是必须要较真的,哪怕是一时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别人误会,也是不能放松。而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却真的不需要如此的较真,更不要抬杠,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几十年过来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对于较真这个“缺点”是该掂量掂量,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