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姐姐推荐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昨天拿到手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被称为“当代的梭罗”雷夫写的这本著作,迫不及待地看起来,没想到第一篇文章《给我一些真相》就深深地触及我的内心,让我羞愧不已。
在《给我一些真相》中,雷夫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家长要求学校惩处或开除一位老师,原因是这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了一位孩童。三年级的学生艾力克斯的书包很乱,实际上,比“乱”还可怕----十足像个塞满纸张、资料夹,以及糖果的核爆灾区。艾利克斯对着这个孩子大吼大叫之后还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桌上给同学们看。接着,他叫学生去他车上拿照相机,把桌上的一片狼藉拍下来,还对艾利克斯说,会在家长返校夜向所有来宾展示这张照片,让大家知道他有多邋遢。最后,这位老师还做了一件事情:他对全班同学说,大家如果有垃圾要丢,不要丢在垃圾桶,直接丢在艾利克斯桌上就好了。很快艾利克斯的家长便来到校长办公室,在和校长多次谈话以后,年轻的老师涕泪纵横、一副无比悔恨、垂头丧气的样子自我辩解,“但是我觉得这么做没错,达到效果了啊……艾利克斯的书包现在干净多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颤,多么熟悉的场景,曾几何时,我的课堂也上演过这样一幕。那是今年五月份的一天,我在给孩子们上六年级语文《故宫》这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们拿出笔来画一个故宫的方位图,很快一个个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产生了,快下课的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报告:“老师,方程在乱画!”“是吗,送上来让我看看他的三大殿和三大宫画错没!”我吩咐道。
很快,报告的那个叫彭政的孩子一把扯下方程的稿纸,递上来一张图片,天那,这张图不仅方位搞错了,还自作主张的在图上这个殿里画上游戏厅,那个宫里画上网吧,关键是还在上面标明“网吧”、“篮球场”等字样,这哪里是威严宏伟的故宫建筑,分明是嬉戏玩耍的游乐场,我不由火冒三丈,大声训斥起来:“课文读懂了吗,方位找准了吗,你居然还画游戏厅,课文里讲了这些没有?”当我站在讲台上举起这幅画的时候,全班同学哄然大笑,我更加气愤了,想起之前他屡屡犯错,毫不留情地对他说:“我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你的家长。”说完掏出手机拍下这张图片,放学铃声响了,我气冲冲地拿起这张图走出教室,刚洗把手坐下,班长急匆匆赶来:“老师,方程和彭政打起来了!”
我赶到教室,好家伙,眼前就如两头牛在那对峙着,方程怒目圆睁,喘着粗气,彭政也满脸通红、一脸的委屈,我疾步上前想把他俩拉开,没想到跟两个铁牛似的,根本拉不开,我急着问为什么,方程蹦出一句话:“谁让他告我的,谁让你说要把我的画给我家长看的?”哦,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我本想是吓唬孩子的,没想到这样一个无心的举动会引起他这么大反应 ,我轻轻地说:“吓唬你的,来我办公室给你的画,我们谈谈。”听了这话,方程松开了手,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我们在交谈的时候,等候在学校门口的方程家长闻讯赶来,得知情况以后,三方面谈,通情达理的家长首先教训了自己的孩子让他明白自己的错处并给老师道歉,最后方程一脸诚服地被家长带出了我的办公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上文的那个美国老师相比,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采取的是同样的方法,幸运的是我及时和家长沟通,化解了一场职业危机,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高素质明事理的家长,谅解了我这个愚蠢的做法。
这个事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我们的教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老师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教育方法? 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读,原来雷夫的话道尽了真相:“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害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我们老师不要老想着给犯错的孩子来点下马威,不要让孩子清楚自己是教室里的老大,我们应该动用自己的智慧教会孩子懂规矩,守纪律,我们应该消除孩子的“害怕”心里,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认识到这一点,愿我今后的课堂也要形成这种优良的班风,在不使用任何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打造一个无恐惧教室,争做另一个“第56好教室的奇迹”。
2019年、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