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董卓派出三国排名前十的说客李肃,成功诱降了吕布。而吕布也投桃报李,主动送上前干爹的首级,作为觐见之礼。至此,董卓扫除了阻挡他夺权的最大障碍,顺利地控制了朝廷。
董卓当了大官之后,所作所为,几乎与禽兽无异。先是用毒酒除掉了前皇帝、前太后和前皇后,接着每天进宫,奸淫宫女。然后,带领士兵出城屠杀百姓,抢人钱财,掘人坟墓。更令人发指的是,每次烧杀抢掠之后,把人头挂在战车两边,宣传自己平定叛乱凯旋而归。
俗话说,好人好报,坏人坏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现实不是这样运行的,有时候好人得不到好报,有时候坏人并没有坏报。坏人当道,不停地做坏事,不断地伤害好人,但报应就是来不了。好人快被消灭干净了,报应才来。
没有人会喜欢坏人,但又不得不承认,坏人无处不在。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恶人当道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四种选择:
1、加入。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趋炎附势的人,他们像墙头草,随风摇,谁得势就跟谁混。这种策略从经济角度看最好,但跟着坏人做坏事,心理压力会很大。大文学家蔡邕(念 yong,一声)就是这样做的,混上了国家部委的领导。
2、逃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虽然看起来像懦夫,但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逃跑都是对自己伤害最小的选择。袁绍采取了这个策略,一看势头不好,立马开溜。
3、苟且。这是大部分人的本能。实际上,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大部分人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人性好逸恶劳,喜欢稳定而厌恶变化,所以什么也不做就变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董卓作恶的时候,朝廷的大多数官员不是冷眼旁观,就是痛哭流涕,什么也做不了。其实也不是因为他们人都很坏,而是他们自己也知道,以他们的实力,根本阻止不了董卓。
苟且偷生这个策略看似安全,实际上最危险。对于坏人来说,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别人苟且偷生。这样以来反对他的力量就小,他就可以分割包围,一步一步消灭不服从的人。纳粹上台,也是这样,没人阻止希特勒,最后整个欧洲都被他拖下水。
4、反抗。这是一个比逃跑更好的策略,虽然反抗看起来很危险,但实际上却综合收益最大。坏人做坏事,从根本上讲,是在破坏社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对社会的破坏越来越大,得罪的人会越来越多。最终,坏人惹怒了大部分人,然后被新的领袖带领少数人消灭。所以,反抗本质上只在做一件顺应时代趋势的事,成功是必然,只是或早或晚。
当然,反抗需要讲究方式。类似于丁管、伍孚这种直接行刺的方法,风险太大,很容易失败。而曹操就聪明很多。同样是行刺,曹操先找王允接了一把宝刀,让自己的装备上升了一个等级。接着找一个好的机会,董卓身边有人特别是有吕布的时候,就不能行刺。耐着性子,等董卓落单再下手。最后,时刻准备逃跑,保留有生力量。
之所以反抗策略比逃跑策略更好,是因为反抗如果失败还可以逃跑,逃跑如果失败,就只能苟且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袁绍不如曹操,官渡之战的结局,早在董卓之乱就分出胜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