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位老师分享说她看到一则新闻说: 温州一名小女孩站在夜色中,借着工厂车间透出的灯光,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小姑娘说,爸妈还没下班回家,她没有家里的钥匙,就在家门口看书等他们回来。邻居老伯于是找来工厂师傅,请求他们把厂里的灯全部打开,让小女孩能“借到”更多的光。
当这位老师这个故事转到她的学生群中,想跟他们分享她的感动时,一个学生说:感觉太鸡汤了。另一个学生说,“读者”味太重,这种鸡汤已经很难感动人了。
本以为满满的感动的新闻,却被孩子们似乎阅人无数看透一切的“成熟”,生生地把我本想分享的“感动”给憋回去了,场面有点尴尬。面对学生的“成熟”,老师说自己的感动似乎显得有点幼稚。老师说自己刚开始是想以这个新闻来让学生们看一下这样的励志的新闻,让孩子们能有所领悟。但是没成想现今社会上盛行所谓正能量心灵鸡汤,大多数人在看到已经见怪不怪,甚至能有其他的领悟。甚至于最近网络都刮起一阵‘凡心灵鸡汤’旋风,各类段子引发网友追捧,相关话题更是成为各大热搜话题。
原本所谓的心灵鸡汤,是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而今也有人认为这些心灵鸡汤如罂粟花,看上去很美,实则是精神鸦片;它教人雾里看花到处是朦胧美,使人糊了眼、蒙了心,却久而久之使人偏离对正常社会的认知。人要有独立思维,不能被各种心灵鸡汤误导。
可是,你再讨厌鸡汤,也不能失去感动的能力。经历过新闻反转和情感欺诈的你,应该变得理性,而不是冷漠,不能用否定一切美好和感动的冷漠方式表达反抗,用玩世不恭消解一切的虚无姿态给自己打造一副“免受虚伪伤害”的盔甲。
被美好和善良感动,不是一件羞耻的事,而是一种能力。
真假难辨的混杂语境中,不能失去这种能力。面对正能量假新闻,应该提升辨别真假的能力,而不是因噎废食地关上自己的情感触角,封闭自己的心灵,隐藏自己的善良,遏制自己的恻隐和悲悯之心,对一切都表现得毫无感觉,以此反抗被消费。是的,这样也许永远不会被欺骗,感情不会被利用和消费了,但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共情触角、失去感动能力、让人鄙夷的冷血动物。
经常听到身边朋友说,自己好久没有再因为一个故事或者一场电影那样被感动了,更没有小时候那种情绪发泄,我们有多久没有像小时候一样大哭或者大笑过了。
记得之前朋友说去看电影,很多人评论电影很煽情,她特意准备一大包纸巾,却一张用上,而和她同去的小表妹回来后却嚎啕大哭。
‘其实我也哭了,不过有眼睛遮着,没那么严重,这正是成年人的冷漠与孩子的情绪化对比。’朋友说完这句话给我,我沉思了许久。
所谓成长是要我们慢慢的一点点去迎合这个社会而掩饰自己真实的感受吗?因为长久的麻木,我们早已失去自己最生动的表情。也许那些故事、新闻它刚好说中你的心事,说中你此刻的心情。我们是心酸、是苦辣、是寂寞、是惆怅。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自己是被感动了。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在新闻总在反转、情感总被消费、善良常被利用的时代,更不能失去被真实的美好所感动的能力。
在看到新闻里,大街上各种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装作习以为常,在习以为常之后,我们的身体逐步变成了一个保护的状态,就像一个很柔软的肉体,它最后被一个硬壳保护起来。我们都看过乌龟,外面有一个很硬的壳,里面很柔软,所以它很怕受伤,就会把自己紧紧保护起来。可是包装久了以后,我们会忘掉肉身真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呼吁真善美,因为这些东西的缺失,让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温暖与相伴,多了很多冷漠与仇恨。譬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相熟的人,我们本可以互相微笑问好,却总是假装躲开对方的视线,擦肩而过。
所以,不妨勇敢一点,把身体外面那层厚厚的壳拿掉一些,让自己的身体不要那么僵硬,也不必时时刻刻都在和这个世界对抗。自信一些,让阳光照进来,把身体最柔软的部分打开,让彼此之间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也让失去的温度重新再回来。被感动了就表达出来,伤心了就大哭,开心了就大笑,这是最纯粹的情感,不要让我们的脸失去这最灵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