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在理解人性方面,艺术比心理学更有价值。梅会鼓励人们去看文学作品,而不是去大学的心理学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人性。
什么是人性?
突然要给人性一个定义似乎挺难的,试着想象一下相近的而定义,比如什么是狼性、狗性、猫性、什么是猪性。当我们想到狼的时候,会想到合作、有组织、有攻击性;想到狗是忠诚;想到猫则是高冷、孤傲;想到猪是理想人色(除了出栏待宰的部分)。从物种的角度来看,人性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达尔文则认为人类的特征是两足直立行走、大的脑子和高的智力。这两个定义给了人性更加全面的角度。
人性应当既包含了生物属性,比如人固有的认知特点:理性障碍、锚定效应、认知吝啬、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等,这部分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受制于自然规律导致的,比如认知吝啬效应,很多人做事情靠直接,是因为人进化成这样,这样最节约脑力;另一方面人性也包含了社会属性,比如过度理由效应、鲶鱼效应、责任分摊效应、群体压力等等,独处的人和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会明显表现得不一样,因为你的决策、行为、潜意识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为什么要了解人性?
人是趋利的动物(人性知识重点),知道了解人性的好处,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了解人性有助于懂得自己
为什么年年做计划,年年完不成?为什么制定好的减肥计划一拖再拖?为什么这本书看了一遍看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关系里总是出现渣男?
如果你足够了解了人性,上述的问题你或许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计划完成不成,是因为你总是超出个人实际能力制定计划,这样的好处是,你通过制定计划在大脑中提前享受了成功的愉悦,尽管事实层面什么有没有发生。
为什么一本书看了一遍看不明白,那是因为你的大脑神经链接还没有激活,做有效的方法就是再阅读一遍。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老祖宗的话是很有智慧的。
为什么你总是再关系中选择渣男,那是因为你一直在重复同一个关系模式,你会因为不熟悉对方的类型而推开可能对你好的人,而选择一个你熟悉但可能伤害你的人,只是因为你潜意识觉得对方是“可预测”的。
了解人性有助于理解别人
学心理学的人常常开玩笑,学心理学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再那么容易被商家忽悠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人性的特点进行营销。比如饥饿营销、参与感营销、障眼法定价、打折营销。
打折营销是最常见的营销手段,如果你仔细观察大部分服装快销品牌都是常年折扣,越是知名的越是有折扣,1000元的产品打折7折,而商品在制定销售价铬的时候,就是按照700元定价的,但是就这样一种方式,确实可以提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障眼法定价现在超市或衣服常常定价为199、19.9、399,而不是定价为200、20、300,商家是为了让利消费者1元利润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人看到199的时候会觉得这只是100多块的东西,而200就会认为这是200多块的东西,心理上会觉得这是两个价铬区间的东西,哪怕事实上只便宜了1元,却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理解人性的渠道
学心理学还是看小说?其实都可以,因为只要是阅读,就会帮助我们拓展对人性的认识,就如同你拥有了读心术一般,更加容易理解人性,了解别人的态度。对于存在主义大师罗洛·梅的话语,不要只是学习心理学,这个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人,真的是鼓励我们阅读小说吗?他自己至少不是这么做的。大师的建议应当有他自己的理由。
好的文学作品人物是鲜活而立体的,这样的阅读体验,让我们更加有带入感的体验不同的人生,而不需要真实的经历类似的事情。我相信很少人希望自己真的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艰苦的生活后,才能获得内心的感悟。
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好的作品传世百年、千年,这是因为好的作者往往可以还原人性的复杂。《红楼梦》镜花水月一场空,梦幻泡影真如梦,刻画出了人生的热闹和荒凉。
对于个人,我们也要知道,每个人有着自己的喜好和价值选择,因此即便是再好的文学作品也受个人眼光的限制,比如大部分看《红楼梦》,只看到贾宝玉的温柔多情,却忽视他沉溺情感缺乏上进以及自恋;只看到薛宝钗心机深沉,却忽视宝钗的冷静沉稳,以及她所处时代女性所面临的限制;只看到王熙凤的刁蛮狠毒,却忽视她果断和管理才能。除了阅读,听听他人的观点,也是我们了解人性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