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一定会有很多玩伴,幼儿园的、小学的、领居家的,很多很多……有时候会因为一件玩具起了争执,有时候会因为志同道合一起做一些坏事,然后满心欢喜……有一些留下来了,有一些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消失了。
我记得小时候刚上学,第一天就因为座位的问题和一位小朋友起了争执。各不相让,就大家哭了起来,后来就被安排勉为其难的坐在了一起。再之后……得知他还是我们学校老师的儿子,叫张哲熙。这名字我很深刻,因为很好听……只是后来我们家搬家转学……我和他再也没见过……
②
搬家之后,父亲的朋友有三个孩子,正巧在我们家隔壁,顺势发展当然我们打成了一片,在没有上学的日子里。我记得他们姓叶,年纪排第二的妹妹和我同年,还有过一段一起上学的时光,可是名字却忘了。后来也因为他们家的生意变故,我和这几个小伙伴也失联很多年了……
这个时期,是读小学的年纪。同时也结识了一帮很棒的伙计,三两个在今天都尚存的珍贵的朋友……也许因为还在身边,这个人足以称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太熟悉,在这里不应该写下别纪念,我也希望以后也不会以被纪念的人设出现在我的故事里。
③
初中时,我和新的一个伙伴一起到了一个环境不佳,也挺“慌乱”的中学。他还是父亲朋友的孩子,我记得叫“叶楚义”。白白嫩嫩、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我们刚开始还一起睡,一起吃饭,一起回家,我们还貌似喜欢过同一个女生(后来成为了我的初恋)。有过矛盾和争执,也有过感受到对方眼神里的坚定。在他初二转学之后,我们也再没有联系过……以上,都是就算如今想念,也找不回来的人。
④
昨天看友圈看到一个伙伴发了条状态,评论的都是童年的伙伴,我当然也跟了队伍……庆幸我们都有联系方式,叹息我们开始为了生活各奔天涯,都没有好好聊聊天,聚聚会。
心里空荡荡的感觉,毕竟一段童年,而你仿佛没有了记忆一般。当然心理更多是一种惆怅的感觉,搞不懂人与人之间,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走着走着就散了。
⑤
庆幸这么多年,还留下很多不错的朋友,至今仍能共同进步,肝胆相照。面对生活不易,还可以相互鼓励支持。这是天大福气,从纯真到仗义,即使你后来也越来越懒得去社交了,也没有关系。
成长的体验,真的挺难受。有许多改变,不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控制的。虽然我明明不希望这样,可是终究它还是变了,我还是失去了,很多感情大概也回不去了。
当你的好友数量达到150人左右,有个教授说:饱和了……他叫罗宾·邓巴,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他推断出一个著名的“邓巴数字”,即:不管手机、聊天软件上有多少好友,人类的认知能力所允许个体拥有的稳定朋友约是 1 5 0 人(一年至少联系一次)。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村庄,到罗马军团中队,到现代企业概莫能外。
时值今天,“朋友”的概念也变得更多元化:既有天天见面也常常摩擦的密友;也有很长时间见一面却总挂念的老友;还有不曾谋面却灵犀相通的网友、知友、博友……我们做不到“朋友满天下”!
告诉你哦,即使是QQ、微博、知乎……这样的现代科技,也只能帮助人们扩展那些偶然、被动联系的好友数目,对于交往密切的核心朋友圈的人数影响甚微。所以我们会发现,朋友也是有阶段性的,多年不见的老友虽然见了仍然很亲切,可实际上已经从你的核心圈子里引退了。
而现代社会的人口高流动性,迫使我们“人不如故”的观念也要发生变更。那么,理想的朋友圈子应该是怎样的呢?核心部分,应该是少数彼此了解和信赖的知己,正如“人生得三五知己,足矣”;同时,最好还能有一个相对松散、更为宽泛的社交网络,日常联系不多,但必要时也能建立合作,这就是“朋友多了路好走”……
这150个人还可以再分,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沟通互动的频率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
强连接最有可能的是你目前工作的搭档,事业的伙伴,合作的客户,生活和工作上互动的机会很多。弱连接范围更广,同学、朋友、亲友等等都有可能,就是沟通和互动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由于个人的时间、精力和沟通机会造成的。
可以简单的概括:每个人大概有150个联系人,其中强连接约30个,弱连接约120个。
所以,如果你的那个从小玩大的朋友现在见起来会客套、尴尬,可能他已经在150人之外了……反正,不可能在那个30人之内,对吧?
庆幸这么多年,还留下很多不错的朋友,至今仍能共同进步,肝胆相照。面对生活不易,还可以相互鼓励支持。这是天大福气,从纯真到仗义,即使你后来也越来越懒得去社交了,也没有关系。
哥们,原来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
若已别离的,我在记忆里祝福你
仍在身边的,谢谢你的这么多年
呐~我请你吃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