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你看一个人手机里的音乐,就能知道他大概是怎样的人,看你的音乐就觉得你是那种“文艺青年”。我说,“文艺青年”?哈哈,倒挺新奇的。
初中时,父亲从外地买回一台电脑,那个时候,也是小型MP3流行的时代,因为是外膳生,每每放学时,同学们都会让我把MP3拿回家下载歌曲,有的喜欢听流行歌曲,有的喜欢伤感的,欢快的,劲爆的,总之那个时代的孩子听的歌都是风格迥异,现在看来也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而就在下载列表中,出现了一个频率很高的词—许嵩。或许是当时小山村里的教育水平太落后,又或是小时的不学无术,以至于有着初中学历的同学误把许嵩(Song)读许嵩(Gao),也不乏是课间同学们侃侃而谈的笑话。第一次听许嵩的歌是《多余的解释》,时隔这么多年,再次提起时,脑海里还回绕着这首歌的旋律;而后,是《灰色头像》里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是那个时代的孩子,听着这首歌,总有一股莫名的忧伤。再后来,是《城府》,《清明雨上》,《半城烟沙》,《泸州月》………………小小的MP3里,许嵩的歌占了一片专属于他的天地。
至今,再听许嵩的歌,发现他的创作风格从未变过,一词一曲一旋律,无论是伤感情歌,网游主题曲,古风歌曲,都有着他独特的韵味。能独揽一张专辑里每一首歌的词、曲、混音、合声等的创作的音乐人,而今真是少见了。除此之外,能让没一首歌达到如此高的音乐品质,恐怕也只有许嵩一人了,这也不难理解网上所说的许嵩的歌迷遍布大江南北了。
高中时有位朋友,疯狂迷恋许嵩,并自称“V迷”,听许嵩的每一首歌,把歌词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买每一本与许嵩有关的杂志,并把他的写真剪下来夹在课本里,到了枯燥无味的课堂便偷偷拿出来欣赏。或许也正因为她,我对许嵩也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我却不是许嵩的歌迷,只是欣赏,单纯的欣赏。14年许嵩发行《不去吃茶去》一专辑,其中收录了〈山水之间〉〈惊鸿一面〉〈弹指一挥间〉等歌曲,她兴冲冲的打电话来问我,你看了“惊鸿一面”的MV了吗?于是打开电脑,搜索“许嵩 惊鸿一面”。看毕,惊叹之处在于拍摄者把山水,人物,情节完美的展现在镜头之中,把歌词与情景完美融合。而歌曲旋律莺绕婉转,古筝行云流水,合声更是独具一格。
每一首歌都是作者殷勤劳作的成果。听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写歌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创作的灵感可来源于山水、旅人、月夜、茶会等。我喜欢在寂静的夜里听歌,把声音融入耳朵里,融入到心里,细细品味一句一句歌词,深深咀嚼一段一段旋律,这也算是尊重作者的创作了吧。
一首歌毕,再翻翻手机里的歌单,的确是古风的歌曲多一些,或许是有些许情愫所在,才如此钟爱古风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