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一书,今天继续探讨以下问题:焦虑真的毫无好处吗?我们该如何控制焦虑?又该如何不引发他人的焦虑?我们可以完全消除焦虑吗?
一、焦虑是否有好处?
有。焦虑同人类的其他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患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惟焦虑者方能成功,这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
焦虑会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向上的动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焦虑还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审慎的人。它会让我们敏感地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发现外在环境带来的威胁,促使我们马上做出改变。
但是如果过分焦虑,那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了。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二、如何控制焦虑?
控制焦虑古往今来有很多方法,那么哪种更具可行性呢?我们一一来看。
1. 不要找胜过自己的朋友?
在《人性论》(1739)中,戴维·休谟这样写道:
“产生这种妒忌的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互相接近。一个普通的士兵对他的将领不如对军曹或班长那样妒忌,一个卓越的作家遭不到一般平庸的小文人的多大妒忌,而却遭到和他地位相近的作家的妒忌。的确,人们也许会以为越是不成比例,则在比较之下所感到的不快必然越大。但是我们可以在另一方面考虑,远远的不成比例,就切断了关系,或者使我们根本不与我们距离很远的人物比较,或者就减弱了比较的效果。”
我们不嫉妒国王,我们只嫉妒邻居。为了不要焦虑,我们可以切断和优秀的同辈的关系。
2.不要期望太高?
詹姆斯认为:
“对于我们未曾想去尝试的事情,就不可用成败来衡量;既无失败,何来羞辱?人生在世,我们的自尊完全受制于时时督策我们的理想以及我们为理想所付诸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实际的现状同我们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往上高一级,我们遭受羞辱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一分。因此我们所理解的正常生活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减少对自身的期望会使人有如释重负的快意,这同实现自己的期望一样,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倘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一无是处,而自己仍处之泰然,这将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如果有一天我们决定不必费心去减肥,也不再为青春难驻而烦忧,我们的生活该有多愉快呀!我们会说:‘谢天谢地,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终于都见鬼去了!’我们给自己增多一份期望,就是增多一份负担,虽然这也可能给自己增多一份自豪。”
如果我们不能努力取得更多的成就以减缓焦虑,那我们还可以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以不要产生焦虑。
3.一个人生活?
哲学遁世主义的代表人物,阿瑟·叔本华说: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性、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这种在一定情况下对我们非常有用的真知灼见也有其固有的缺点,我们会因为认识到了这点而变得没有朋友。叔本华的同行、哲学遁世主义者尚福尔提到了这个问题:
“一旦我们下定决心只去理会那些对我们做出评价时显得品行端正、纯洁善良、通情达理和实事求是的人,而这样的人把传统、自负和仪式完全等同于文雅社会的道具,因而对此毫不关注;一旦我们下此决心(而且我们必须下此决心,否则我们就会变得愚蠢、软弱或恶毒卑劣),其结果就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必须独自生活。”
叔本华认为这种情况无可厚非。
“这个世界只允许我们在孤独与卑劣之间进行选择,”他说。而且他建议年轻人应该学会“如何与孤独为伍……因为一个人被迫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越少,他的境况就会越好”。叔本华认为,幸运的是,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在与他人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后,都会自然而然地“不愿和他人有频繁的交往,就像一个小学校长决不会愿意和周围的一群吵吵嚷嚷、喧闹不休的孩子搅和在一起一样”。
做一个遁世主义者,对所有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嗤之以鼻,我们或许可以获得安宁。
越写到后面,我越会觉得荒诞。这看似荒唐的解决方案,在某个时候,似乎也是我内心所想的。顿时感受到,我们为了降低内心的焦虑,愿意做出多么荒唐的事情了。
但是,尽管焦虑有时候会让我不安,但是我也开始学会与它相处,并且把它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且用心安慰自己。
因为,我还不想当一个遁世主义者。我心中有理想、有热爱的事物与人。
正如上文所说的:“我们给自己增多一份期望,就是增多一份负担,虽然这也可能给自己增多一份自豪。”我要的就是负担背后的自豪。
三、如何不要引发他人的焦虑?
人生不易,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我们不知道在别人坚强的背后,他(她)的临界点是多少。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更加耐心、善意地对待他人,相信我们也会成为别人温柔的力量。
1.把他人想象成一个小孩。
我们不会真正地与一个小孩计较,并且我们不会因为他的某一个小错误,而给他的人格打负分。所以,也请不要这样对待你身边的人。阿兰·德波顿说:
“一旦我们把他人想象成一个小孩,我们对他人品格的评价立刻就会产生180度的大转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对成年人表达同情和宽容,就像我们总是很自然地以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小孩,如我们总是说孩子很调皮,而不说他品质糟糕,我们说孩子很任性,而不说他很傲慢自大。要讨厌一个小孩很难,要讨厌一个正在熟睡的人同样很难。熟睡者紧闭的眼睛,放松而毫无防备的表情,都能让旁观的人产生关怀和爱护的心理——这种情形非常明显,我们在火车上或飞机上对身旁睡着的人长时间地盯着看也会因此而显得尴尬不已。他们的脸让我们立即产生亲近感,日常人际关系赖以为基础的后天形成的漠不关心也随之受到质疑。基督徒认为,世界上并没有陌生人这回事,只可能因为没有意识到他人和我们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弱点从而对他人产生一种陌生的印象。从本质上来说,从真正重要的东西来说,我们同他人实际上并无二致,认识到这点才是一个最高贵的人生和最完整的个人的基础。”
2.使用幽默的方式给他人提建议。
试一试用一种幽默的方式给别人提建议。让别人可以笑着用一个开放、安全的心态来接纳建议。阿兰·德波顿说:
“幽默不仅是攻击上层社会人士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身份焦虑,并把它维持在一个缓和而适中的程度上。 我们所能够觉察到的好多有趣的事情都是关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为之沮丧或羞愧的情形或感情。最杰出的漫画家能够处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面对的弱点;我们总是隐藏着一些最令人尴尬的东西,而杰出的漫画家能够把我们从这些尴尬的东西身边拽开。忧虑越隐私、越强烈,引发的笑声就可能会越大,笑声成了把那些无法言说的缺陷拿来公开处理的有力武器。
最为和善的漫画不会就我们对身份的关注进行嘲笑,而是进行调侃:他们对我们提出批评,但同时认为我们依然相当不错。由于他们的才能,我们才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带着爽朗的笑声,承认自己身上的一些痛苦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如果以平常的、责备的语言传达给我们,我们就会因为惧怕危险和伤害而拒绝接受。”
3.接受人生不只一个活法。
你所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正确。阿兰·德波顿通过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希米亚五个方面的事例,让我们明白了就算我们坚持的这套观念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让人的聪明才智展露无疑,那也并不意味着那些少数派的生活方式是要废除的,他们也不是我们有色眼镜里的逃避者、失败者、小人物。
人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或许,笨一点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承认在成功生活和不成功生活之间存在公共差异的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 虽然我们对身份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在满足对身份的需求时面临着诸多选择,我们有自由认识到我们对蒙羞的忧虑完全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群体,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这个社会群体的判断方法。身份的焦虑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是成问题的,那就是我们遵循这些导致焦虑的价值观念,仅仅是因为我们异常胆小怕事、循规蹈矩,或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被完全麻痹,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些价值观念是天经地义的,或来自神授,或因为我们周围的人对此心醉神迷,或因为我们的想象力变得过于局限,而想不到还有其他的选择。
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希米亚的目的并非废除身份等级,他们只是尝试创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级,而这些等级建立在那些为大众所忽略或批判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之上。这五个不同领域的革新者们一方面都坚持严格区分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可耻与高尚,另一方面又试图重新塑造我们的判断标准,使我们重新思考何种行为才能归入这些重要的标题。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无法或不愿温顺地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但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地被人称为失败者或小角色,而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通过上述的方式,赋予这些人以合理性。他们提供了好多富有说服力和抚慰能力的事例来提醒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
四、生活不是一劳永逸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广告绝对不会提及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我们拥有了某个东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停止喜欢它。要想停止注意某件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将它购买到手——就如同要想停止欣赏某个人,最快的方法可能就是与其结婚。受各种观点的蛊惑,我们相信取得某种成就或购买某种商品,就可以保证我们长期享受满足感。外界观点总是引导我们,让我们想象自己在攀登幸福崖上的最陡峭的一边,一旦爬上去,就可以到达一个广阔的高台,在其上我们就可以一直享受幸福生活;从来不会有人告知我们,一旦到达顶点,我们又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中。
总有新的焦虑会出现。生活不会一劳永逸,不会像电影里,达成一个目标后,就happy ending,散场了。生活还在继续,还有不同的问题会持续出现。但是幸福还是要追求,只是对焦虑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且有应对措施与积极的心态。如能做到这些,那么,谁说,我们不能与焦虑共同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