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遇见过去一朋友,从美国返乡的博士,聊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她说起自己是在乡村长大,家庭贫困,没有多余的钱粮来修饰自己,从小父母就是饱含苦汁长大,因此,对她们的教育当然也是苦中作乐,读书是唯一出路。因此,长相美丽的她更无暇顾及青春,挖掘自己的美丽,就是美丽在农村有不是优良资产,反而可能是一种悲哀。集全家金钱和自己的努力,她总算跳出农门,到了一所省会高校读书,这时的她自然美更多,也没有多余的经济来装扮自己的美丽,常常用“书中自己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阿Q自己。
到了大二,遇到一位男同学,来自城市,家庭条件都堪比她,只是默默关注她,她也看着他,没有更多言语交流,所有的交流都在眼神的碰撞中。大三,一天,男生给女生写了一封信,是一首舒婷的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朋友也给他回信。就这样,他们书信交流到大四,临近毕业,男生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工作。朋友想继续读研,男生和朋友已经在一年沟通中情感加深,临近分别之际,男生说回家工作等女孩研究生毕业,朋友说自己要读书,没有时间谈恋爱,等毕业后再说。男孩黯然离开,说他可以等。
在开始的一年,他们还是保持信件的交流。慢慢,朋友学业进步,被外派国外交换,等到临近毕业回国,男生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女孩听闻后伤心欲绝。翻看过去4年的书信,既不能自拔。后来一段时间,朋友发疯读书,考国外博士,出国未再回国,这次因工作原因回国,谈及过去的青春,她说:“谁的青春不美丽,因为有甜蜜和苦涩才让我成长,成就今天的我。”
是的,谁的青春不美丽,青春就是美丽的,不论经历了什么都是你的青春岁月,有快乐、痛苦、苦涩,它让人成长、让人思考,让人发奋发图,实现自己的梦想。回头来看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因为曾经的青春而美丽现在的我。